《数的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80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培养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
2、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
阅读以下信息: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只棒棒糖,每只0.6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3.1m做蝴蝶结,用20.1m做中国结。
1、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2、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回顾与总结。
1、抢答: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意义相同吗?
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思考:在四则运算中,如果有0或1参与运算,有哪些特殊情况。
3、总结四则运算的关系。
1)加法: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减法: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3)乘法: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老师口头解释: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
4、算一算(让学生用自己觉得正确简便的进行运算)
5、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6、运算定律总结:与学生一起完成教材77页上方**。
完成教材77页“做一做”,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提出质疑。
三、知识应用。
1、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完成77页第8题)。
2、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的主要步骤。
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楚问题和已有的信息;
分析数量关系很重要;
解答之后还要检验结果,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4、画数轴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由老师说明解题思路)
5、两道应用题巩固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与同学们一起快速回顾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需要注意的方面。
五、作业。教材78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五中的第5题,第9题,第10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
课题 数的运算 课时1课时。班级。六 6 编写。者。一 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认识圆柱的基础上,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会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
第4课时数的运算 1 教学目标 1.归纳整理整数 小数 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比较异同 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重点难点 1.整理四则运...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运算 一 复习教案苏教版
数的运算。第1课时。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第87页 整理与反思 及 练习与实践 的1 8题。知识要点。1 计算整数加 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小数加 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分数加 减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但不管是整数加减法,还是小数或分数加 减法,计算时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直接相加 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