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辩课实录及反思

发布 2023-02-15 20:58:28 阅读 5343

【摘要】辩课最重要的是辩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正确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就把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一课的教材背景分析、课堂教学、辩课实录(节选)与反思呈现给大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录;辩课;反思

教材背景分析

本课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后继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课堂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圆和以前学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1:圆没有角,其他平面图形都有角。

生2: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其他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的确,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没有角;其他的几个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它们都有角。

二、画圆,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体会圆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办法画一个圆(教师巡回搜集信息)。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用圆规画圆的,我们来看看圆规的构造。圆规的上面有一个柄,它有两只脚,一只脚带有针尖,另一只脚带有笔芯,两只脚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调整的。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位同学之所以没有把圆画成功,你觉得问题出在**呢?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没画成功的根本原因找到了。要想准确地画圆该怎么做呢?

生1:把针尖固定好不能动。

生2:手要拿在柄上,不能摁住两只脚

生3:圆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师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在黑板上范画。

(1)定点――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2)定长――确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3)旋转――手拿在柄上,把带有铅笔芯的另一只脚旋转一周

(4)认识圆上、圆内、圆外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思考,我们认识了半径、直径以及它们的特征,请同学们完成练习。

二、三、四。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主要介绍了用圆规画圆,如果不用圆规你能画出圆来吗?

生1:1元硬币放在纸上描一圈

生2:用手画(上黑板示范)以大拇指为圆心,以食指的距离为半径就能画出圆。

生3:用粉笔。固定粉笔的一端,把粉笔旋转一周。上黑板示范,没有画成功。

师:这个方法可以吗?为什么没有画成功?

生:一端没有固定好。

生4:用尺子也可以画。把尺子的一端固定好当作圆心,把尺子长度当作半径,旋转一周。

生5:用圆形的杯底印一个印,这个印就是圆的。

师: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圆的这个特征。比如说,生活中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等,为什么它们的轮子都做成圆形的呢?

如果做成三角形、正方形坐上去会有什么感觉?车轴应该安装在**?

生1:圆的方便滚动

师:为什么呢?

辩课实录及反思:

主持人:斯苗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叶立新(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研部主任)

参辩人员:毛建华(教学月刊社社长) 陈永华(教学月刊社主编) 杨凯明(数学) 金姝娟(语文) 宋旭英(品德) 楼曙光(科学) 金萌(语文) 张斌斌(语文) 王炜炜(数学) 杨守仙(语文) 赵宇荣(语文)

辩题一:先学还是先教,圆的认识概念部分需要都让孩子们**得出吗?

叶立新:今天来参加这次活动的来了很多权威的专家,同时也荣幸地请到了语文、品德、科学方面的骨干老师,大家一起来**长期以来最棘手的数学概念课的课堂教学。望大家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概念部分是接受性学习好,还是**性学习好?如何让我们的环节设计更加合理,更加高效?

金萌(义乌市江东一小校长):我先来说说我的看法。楼老师是一个素质非常好的老师,教学语言简洁到位,特别注重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这特别值得我学习。但是我觉得这堂课排得太满,每个环节用时也都差不多。

张斌斌(义乌市保联小学语文骨干老师):

那我们还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吗?还是直接告诉他们就可以。后面多种方法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些重点处可以处理地更加有趣一些。孩子会更听得住,也能记得更牢。

斯苗儿:这两位语文老师的发言很精彩,很直接,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辩课态度。我也听出来了,其实大家提出的是同一个问题:

“圆的概念”环节是该采用接受性学习还是**性学习。其他老师再来谈谈看法。

宋旭英(义乌市教育研修院品德教研员):对于前面老师说到这个圆的认识要用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我倒不完全认同。我的儿子刚好也是读五年级。

好多这些概念的东西直接记住,容易忘记,如果是让学生自己先试,那效果会好很多。

杨凯明(义乌市江滨小学校长):其实这就是一个先学还是先教的问题。其实在圆的认识部分,圆心是可以直接告知的,半径和直径个人认为通过**会更恰当。

至于**的方式也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可以是出现一些圆形的物品,或者是丢手绢为什么要围成圆形这样的问题开始**,可以得出圆的好多特质。

毛建华(浙江省教学月刊社副社长、副主编):这堂课,楼老师想的十分周到。因此就觉得每一个环节都是那么满,教学的方式都是那么统一。

其实这堂课是否可以这样去进行。先让孩子们徒手画一画圆,然后再用工具画,在这期间孩子们一定会产生、发现许多关于圆的问题,最后老师引导学生用圆规画,至于直径、半径的部分,可以直接用投影仪来解决。

陈永华:数学课是需要思维的,我们应该放开手让孩子们去尝试,让他们自己去认知新的知识,新的概念,允许错误的存在,有争斗、有挣扎,印象才会更加深刻。

辩题二:如何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情?

叶立新:辩课就是思维碰撞的一个过程。在大家的发言中,已经迸出了火花,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理念:

如何处理数学概念课接受性学习与**性学习之间的关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找准教学起点,避免重复浪费,更避免画蛇添足。那要如何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情,我们也可以来辩一辩。

金姝娟(义乌市教育研修院语文教研员):在这堂课上,特别值得我们语文学科学习的有两点,一是老师的表述非常准确,思维很严谨。而是动手实践与操作的机会很多。

不过在学生起点问题上,我们还应该完善认识,整个班的孩子都是一样教吗?一定要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做吗?比如圆的认识,孩子们有哪些原来的基础,了解以后去确定用什么方式更好。

王炜炜(义乌市江滨小学副校长):这些孩子是我的班级,在这之前跟楼老师都没有接触,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楼老师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杨守仙:其实了解学情开展教学这个大家都懂。可是真要去做却是很难的,全班那么多人,该如何更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情呢?

斯苗儿:了解学情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是自己教的班级,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得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成立学情档案,细心地去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如果是这样新接触的班级,那我们可以在课堂的前五分钟初步了解诊断一下该班学生的学情。

楼瑛:在磨课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做过许多次的讨论、思考,可就是没有去问问学生,没有去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因而我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起点,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概念的认识上,低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叶立新:整体决定成败,细节成就精彩。如何把课上得生动、让学生学得深刻,如何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取舍,如何正确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真正让数学课堂富有思考,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跳出学科来看学科,不同学科来辩课,将是我们下阶段教学研究活动的重点。感谢各位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倾情参与!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想 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 应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而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的。本课根据以上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 一 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深入认识圆 研究圆的内在需要 本...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评课

圆的认识 评课。一 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我们知道,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是零起点,所以我们的教学也不能是 零起点 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评课记录

圆的认识 评课记录。圆的认识 这节课是道口镇中心小学秦茂盛老师的课堂实录,可以说秦老师的这节课做到了优化设计,实现了课堂高效。1 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既突出本节课核心知识,又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