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习作 5 》习作教学设计。
蒿咀铺小学梁志焘。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在教学活动中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努力激活学生所储备的课内知识、课外积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拥有轻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习作,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使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 .大胆说出自已成长中的烦恼,激励学生敢说心里话,吐露真情实感。
2 .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内容具体,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3 .学会自主修改,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态度和习惯。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唤醒回忆
1 .谈话唤醒学生的回忆,激发习作欲望。
师:同学们,我们常说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在我的眼里,你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是快乐的天使。你们曾经也遇到过烦恼吗?
师:是呀 ! 我们沐浴着父母、师长们的温暖,感受到了小伙伴之间的快乐纯真,体验到了努力的艰辛、失败的痛苦、成功的甘甜,丝丝缕缕,点点滴滴。
酸甜苦辣 ……我们的童年生活因此而丰富多彩。但我们也有许多成长的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今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进行一次 “ 烦恼大拍卖 ” 大家打开心窗一吐为快,也许你心头的阴云就会烟消云散,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笑容如鲜花一般绽放。
2 .引导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师: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一读习作要求与提示,边读边仔细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学生自由阅读习作要求与提示 )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将学生引入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懂得,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来。进而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为后面的交流与习作实践注入情感因素,做好铺垫。 )
二、交流烦恼,真情碰撞
1 .启发回忆,拓宽思路。
师:大人们总说:小孩子是无忧无虑的。
谁又知道我们也有许多成长的烦恼,那么你在成长中有没有烦恼呢?有哪些烦恼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
回忆一下在学习上、家庭中、同学间有过哪些烦恼的事呢?又是因为什么而感到烦恼的?
学生回忆思考 )
2 .搭建舞台,小组交流。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都先说一说自己的烦恼,再用具体的事情说出烦恼的原因,同学间进行一次心语沟通。充分交流后,每个小组再推举一位同学在班上汇报,看谁汇报得具体清楚,有条理。
学生分小组交流活动。教师点拨指导,要求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力争全员参与 )
3 .创设情境,全班汇报。
模拟**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场景,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请各小组推举代表介绍自己的烦恼,在交流中其他同学可以询问。教师重点从语言表达和内容两方面指导点拨,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师:今天《实话实说》的话题是 “ 成长的烦恼 ” 请各位 “ 嘉宾 ” 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的心声。现场采访现在开始 !
师:我们先说一说自己都有哪些烦恼吧。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归纳分类,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烦恼的内容及原因。
生:妈妈对我要求太严格,每天做完功课,她还要给我布置作业,我好累。
生:老家原先空气很清新,可现在建起了石灰窑,环境恶化,天都变成灰色的了。
生:我养了只小狗,可妈妈说太吵、太脏,背着我把小狗送人了。
师:说得真好 ! 对呀,我们在成长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这样才会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
作文要创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从而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浮现在学生眼前,让万般感慨涌于心头。这不仅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习作的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有意识地积累素材的习惯,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难题。
)三、放胆习作,真情体验
1 .佳作引路,示范指导。
教师提供优秀习作为范例,组织学生阅读并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习作的方法。
2 .捕捉材料,交流构想。
师:你打算选择什么内容来写,准备怎么写呢?先想一想再把自己想写的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相互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准备写什么?
生:我准备写的烦恼是我的眼睛近视。
生:我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我个子矮。
师:你们真会从生活中选材。你们烦恼的原因是什么?谁来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具体说一说?
生:有一次,我帮老师擦黑板,我擦了下面的一半,可擦不到上面那一半,不管我如何在黑板前蹦来跳去的,可就是擦不到上面的,这时我想: “要是我能长高一点儿该多好啊 !
”可是想了也是白想,我不可能马上长高,只好搬来一张椅子,站上去擦。唉,个子矮的滋味还真不好受。
师:多会说的孩子,你说得真棒 ! 如果你把刚才说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了。
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安排这一环节,通过几个回合的说话交流,在师生、生生的交流评价互动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把自己的心里话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另一方面使学生相互开阔思路,丰富题材,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 )
3 .动笔成文,相机辅导。
师:刚才大家都能说出心里话,不仅说出了烦恼事,还说出了原因。同学们,想不想将今天的真心话、心中情写下来?
为了记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烦恼的一笔,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赶快动笔把你所想的、所说的烦恼写下来吧 ! 老师相信大家不但说得好,写得一定同样精彩 !
学生自选习作素材,自定习作内容,动笔尝试习作。在学生动笔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特别是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
引导学生交流素材,既拓宽了习作的思路,又让学生体会到选材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材,自主命题。自主表达,不作过细的指导,这样避免了思维的束缚,真正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个性色彩。 )
四、修改定稿,分享烦恼
1 .读给自己听,自己修改。
师: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体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改过来。
2 .读给同学听,合作互改。
师:谁想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
请一名同学读习作 )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他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说一说。
引导学生评价,修改。 )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再评一评谁写得清楚具体,哪些地方写得好,也可以互相交换改一改。
3 .读给爸妈听,分享快乐。
师:回家后,请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并请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认真改一改。
评改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自改之后。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
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共同的提高。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盈新的活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
教学反思 1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吉林老师曾说: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巧妙创设情境,通过 “ 回忆生活 ”“现场采访 ”“交流汇报 ” 等环节,切实把习作训练置于真实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消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做到 “ 我口说我心 ”“我手抒我情 ” 让习作成为需要,成为快乐的事情,使我们在学生作品中看到童真、童趣,看到真实的儿童世界。
2 .选取生活素材,汲取生活之源。
叶圣陶先生指出: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
”这次习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生活。在教学中,以**于学生生活的事例拓宽学生思路,努力让学生思考、关注身边的事,多角度地回忆生活,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引导学生从纷繁的生活素材中选取习作所需要的最佳材料,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冲动和愿望。
感之于外,受之于内,从走进生活到书写生活,学生在完成生活作文的同时,灵魂深处也接受了一次生活的有益洗礼。
3 .注重评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在教学中注重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使学生明确修改的重要性,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知道改什么,怎么改,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
六年级上册《习作5》教学设计
教学透视。教材及学情分析 护。一。毒。第一步 之 小学生彳灰辅导。按什么步骤去进行金老师要求的 银杏 这篇文章的写作的。生讨论交流 老师小结步骤 沈平平同学抓住了银杏树的干 枝 叶 花 果的特点,并且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写的,写了它们的形状 颜色等。语文新课程标准 在 阶段目标 中指出 第 三学段 年...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5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1.愿意诉说自己成长的烦恼,表达真情实感 2.通过心理描写等方法,把烦恼写具体 3.正确面对烦恼,认识到 烦恼 也是生命中的成长。2学情分析。1.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前期,对于 成长的烦恼 这个话题他们有话可说 2.他们也敏感多变,虽有烦恼却喜欢藏在心里或只与朋友分享,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教学设计
习作五。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 银杏 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同时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学习小作者有序 细致 生动的表达方法。2 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3 通过对家乡这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