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科学排序作为整理证据(资料、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不可缺少以下心智条件:(1)能说出特征的名称和含义;(2)知道在表示或表达某种特征时必须使用统一的单位和符号;(3)有能力测试物体特征,获取数据。
本课和所有其他过程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单元一样,注重在学生经验和习得知识的基础上来认识排序,并得到初步的然而是专门的训练。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直接陈述排序的含义,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排序引导到科学**的排序中来,了解什么是排序。
第二,进行一组简单排序的操作活动。主要排序活动有:(1)帮科学家整理科学数据,进而发现科学规律;(2)尝试使用各种标记的铅笔,了解铅笔标记的规律;(3)数树干年轮,排列树龄,指导学生就一组事物的同一特征对事物进行排序。
这种排序方式就是简单排序。
第三,进行两个比较复杂的排序活动。主要排序活动有:(1)依据导热性能对不同材料进行排序;(2)测试三种塑料薄膜的三种特征。
在这些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收集证据并进行排序。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具有丰富的排序经验。由于学生喜好群体活动,喜好在活动中相互竞争,所以常常会自发自主地对他们活动的结果进行排序。
所以学生对于排序的这些经验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系统认识排序知识。
学习目标。1.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排序。
3.尝试按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给物体排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某一特征或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难点:找出物体的共同特征。
评价任务。1.能够根据物体的排序,找出物体排序依据。
2.会依据物体的某个或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的铅笔,木板、棉质毛巾、金属、瓷砖、玻璃泡等材料,食品保鲜膜、普通塑料袋、衣物塑料袋(预先剪成25x40cm的矩形,每三样成一套,每小组一套),多**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老师昨天忙坏了,好多东西都没有整理,谁愿意帮老师把讲台上这些凌乱的实验器材整理一下?要求把这些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说明】教师课前刻意在桌子上摆放一些容量大小不同的烧杯、轻重不同的砝码、长短和粗细不同的绳子等物品,为学生的操作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2.活动:指名学生上台排列物体。
3.汇报交流:你为什么要这么排列?你是按照物体的什么特征排列的?
4.教师小结。
二、认识什么叫排序。
1.揭示: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2.布置任务: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来研究“排序”的问题。
3.(**运动会入场式录像片段)思考、交流:在队列训练时,我们是按照什么特征来排序的?
4.提问: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哪些事情经常需要排序呢?
5.学生交流。
6.讲解:统计体育比赛的成绩、公布活动竞赛的名次、罗列人体需要的营养数量等时,都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排序。按在各项比赛中成绩的好坏排序,排在第一位的,就叫冠军。
7.排序活动:前两天学校举行了冬季运动会,这是四年级学生参加跳绳、踢毽、长跑比赛的原始成绩记录单,请大家根据成绩的高低给他们排序。
跳绳成绩记录单(单位:个)
踢毽成绩记录单(单位:个)
长跑成绩记录单。
8.交流排列结果:四年级冬季运动会比赛跳绳、踢毽、长跑的冠军分别是谁?各项比赛的排名分别是怎样的?
三、认识排序的作用和意义。
1.谈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排序,为什么要排序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小结。
3.讲解:其实,在科学研究中,也经常要排序,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资料的方法。
4.活动:整理一组科学家收集的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把排序结果填写在**里。
5.交流排序结果。
6.讨论:观察排序后的数据资料,你有什么意外的发现吗?
7.教师小结:通过排序,我们更容易发现数据中隐含的规律,排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四、了解比较复杂的排序。
1.谈话: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塑料薄膜,它们分别是:食品保鲜膜、普通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
2.提问:你觉得可以按照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排序呢?
3.讲解:为了公平起见,有必要将这三种塑料薄膜剪成同样大小和形状,再进行性能测试和排序。
4.活动:学生测试塑料薄膜性能并进行排序。
5.交流、小结:物体不一定只有一种排序结果,有时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给物体排序。
测试排序结果如下:
材料名称褶皱实验抻拉实验透明度实验吸附实验。
食品保鲜膜。
普通塑料袋。
衣物塑料袋。
五、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1.教师总结。
2.拓展活动:自选一些物体,按照某一特征,对它们进行排序。
教学反思。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排序,自然地理解并认识到在科学**中也离不开排序;通过实际独立地对数据进行整理认识到排序的意义就在于把无序的东西变得有序,并且从有序中发现规律、寻找本质;通过对同一种事物寻找不同的特征或标准来进行排序认识到根据不同的特征排序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进而体会到我们看待事物要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侧面去观察,才能有更丰富、更全面、更立体的感受,这对于学生形成更好的价值观很有帮助。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课的教学设计最想体现的两个特点:
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课的设计从物品整理排序入手,到寻找生活中的排序,再到后来研究用的不同材料、塑料薄膜等,能很容易地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动力。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只有与生活紧密相连了,科学素养的提高才更容易得到落实。
二、尽可能多地挖掘排序的不同特征。按照一个标准排序并不难,难就难在要能按多个不同的标准进行排序,并且能综合多个排序的结果给出综合的评价与结论,这样才更能看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学生通过排序这一导线认识了它们的各种特征,比如塑料薄膜,学生能按它们的颜色、厚薄、透明度、牢固度、褶皱度、拉伸度等不同的特征排序,自然促使他们从这么多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塑料薄膜,那对于塑料薄膜的研究自然是丰富而深入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5 1排序苏教版
一 教学目标。1.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排序。2.通过给不同塑料膜排序,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给物体排序。3 通过活动,理解排序的概念,并知道排序是整理资料的方法。二 制定依据教材分析 排序 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是分类,排序和分类都是整理信息的方法。本课分这样几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运动与呼吸
运动与呼吸。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认识人呼吸的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的保健问题。3.指导学生认识运动后呼吸发生的变化。4.指导学生认识呼吸次数与肺活量的关系。5.指导制定一个长期锻炼计划,通过一个较长时期的锻炼,加深体育运动对增大肺活量影响的认识。教学重难点 对检测到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4 1我们吃什么苏教版
小学科学 我们吃什么 教学案例。教学理念 1 选择这节课,主要是考虑到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较紧密,吃饭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 兴趣。2 我从选择课题到讲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课前准备了多 课件,将大量需要展示的食物 食品标签 主要营养成分表等制成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