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加热、冷却后。
a案。市三小。
刘杰。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认识到空气中存在水蒸气;
3、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云、雾、霜、雪、冰、雹都是水在自然界的不同形式;
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形态及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教师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实验,制造云、雨、雾。
1、造云。、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分小组实验,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补充: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第1页。
、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补充: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云和雾的形成,可以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云和雾形成的道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变化。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关于云雾雨的知识。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设计意图:用复习导入,并且为后面的教学留下一个伏笔。
二、设计实验,制造露、霜。
1、造露。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方法。
2)、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2、造霜。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易拉罐外出现了什么?这时的温度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结冰实验,学生可以认识水的冰点,同时认识霜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实验中包括液态的水变成固体和气态的水变成固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到水的两种变化。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提问: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去了?
学生回答。2)、师生总结: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3)、设计实验方案。
4)、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5)、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6)、师生共同总结: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活动,认识蒸发和凝结是怎么回事,并了解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第2页。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条件,并熟练掌握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课后反思: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b案。二六工镇中心学校黄文忠。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2、能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汽的成因。
3、能通过实验了解水沸腾、凝结、结冰的条件。
4、能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云、雾、露、霜、雪、冰都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形态以及转化条件。
三、教学准备:
酒精灯、三脚架、烧杯、玻璃片、冰块、易拉罐、湿毛巾、温度计等。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1、引课:你知道自然界中水有哪些形态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或**,认识水的各种形态)关于水,你知道多少?今天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出示课题)。
2、造云雾。
学生根据课本提示,并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实验方法。
模拟造云:将冰块放在加热的烧杯上方,观察会有什么想现象?是什第3页。么原因?
汇报总结:水蒸气遇冷变成白气,白气在高空就是云,低空就是雾。
3、造雨露。
1)谁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
2)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模拟雨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片盖在热水杯上,过一会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
3)汇报小结:水蒸气遇冷(物体)会凝结成小水滴,就是露珠。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小水滴会凝结得越来越大时(大于空气的浮力)就会落下来,这就是雨。
如果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就会凝结成小冰晶,便是雪。
4、总结评价。
第2课时。1、引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的知识。(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2、造霜。
根据教材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模拟霜的形成: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里,同时插入温度计,并在易拉罐底部垫上湿毛巾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讨论后汇报。
小结:湿毛巾会蒸发水蒸气,而水蒸气在遇到0°以以下的物体会结成小冰晶,就是霜。
老师刚才在黑板上写的“水”字怎么看不见了?为什么?
你能结合这两节课的学习内容说一下水的三态变化吗?(小组交流后汇报)(6)
小结并板书:
3、学生结合四季变化情况说一说水的三态变化。
4、总结评价。
第4页。
四年级科学《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设计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1 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2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2 科学 1 能做造雨 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2 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画出自然界中雨形成的简单图示。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 热爱科学的情感。二 教学重点 ...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学反思。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学反思范文。水众所周知,水对人们既有害又利,生命离不开水。学生对水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为了进一步了解水的各种姿态在大自然中的展示。我和学生一起走进科学实验室,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的变化。同学们通过欣赏教学 看到了大自然中美...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设计
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云 雾 雨 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 沸腾 凝结的条件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2 知识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