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数
教学目标:
1. 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 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篮球运动是我校的传统运动,也是一个强项,屡屡获奖。我们来看一下2024年某市举办了一次小学生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队员身高和体重的情况。
出示统计表。
学生观察统计表内容,回答:从表中,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1)可以知道各组队员的身高和体重。
2)两支球队里,张春光最高,是172cm。
3)李斌最矮,是133cm。
4)体重最重的是张春光,是58千克。
5)李斌体重也最轻,只有35千克。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求平均身高
1.估计平均身高。提出估计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
2.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要求:
1)男同学计算男生的平均体重,女同学计算女生的平均体重。
2)可以利用计算器独立解决,也可以合作解决。
3.全班交流计算结果。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身高总和÷总人数=平均身高)
身高后两位数的和÷总人数)
板书:红星队:(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158(cm)
银河队:(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157(cm)
设计意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他们已不再是一张白纸。在此环节放手请学生计算平均体重,充分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
4.提出“议一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两个问题。重点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每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
二)活动二:求平均体重。
1.分别算出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 (要求同上)
设计意图:通过求这两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2.交流结果,关注学生的解题策略。
3.讨论说一说的问题。重点讨论问题(2),使学生了解一般情况下,个子高的体重相应重一些。
学生可能回答:
红星小队的平均身高158厘米,平均体重50千克;银河小队平均身高157厘米,平均体重49千克。各相差1。
红星小队平均身高要高一些,平均体重要重一些。
一般情况下个子高的体重相应重一些。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一班两个组同学的统计表,学生自主读表,交流从表中了解到得信息。然后讨论一下怎样比较哪个组的同学平均体重重一些。
2.提出分别计算两个组同学平均体重的问题,学生自己解决。
3.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提出议一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
四、课堂练习。
师:这里老师还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加以解决吗?
1.植树问题。
1)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总棵树÷总组数。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总棵树÷总人数。
2.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3.第3题,先让学生弄清“售完”是什么意思;再独立思考教材上的问题。找出答案。
五、拓展练习。
1.计算车流量。
银河路路口10分钟经过车辆统计表。
车辆自行车汽车摩拖车。
下午4时 60 134 66
下午5时 19 38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应用所学平均数的知识求出平均每分钟的车流量?你知道此时发生了什么事?遇到这种现象 ,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这是一则来自学生身边的统计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平均数的知识求出平均每分钟的车流量,从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路窄车堵,激发学生课后去调查、统计,提出合理建议,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学年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众数 精编教案
众数。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能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过程与方法 通过统计图表和大量的数据的分析,使同学们自己总结众数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统计知识,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 众数的概念。教学难点 理解众数的意义,能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增强统计知识发展统计观念。教学过程 一...
学年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升和毫升1 精编教案
升和毫升。学习目标 1 知道1升和1毫升的容积有多大。2 知道1升 1000毫升。3 会进行升和毫升单位之间的化聚。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我们已经学过那些计量单位?说说长度单位 重量单位等的用处。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计量单位。出示2个装有水的杯子 哪只杯子的水多?但是要知道每个杯子里究竟...
冀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倍数
倍数。教学目标 1.在自主计算 交流 判断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倍数的过程。2.知道倍数的含义 在1 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前准备 写有两组算式的小黑板,练一练第1题数字卡片,分别写有 的纸团各一个。教学方案 一 问题情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