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整除的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完成第3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整除,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
教具准备:将下面复习中第3道复习题和新课中的6道除法题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13times;x=182(2)xdivide;20=54(3)517divide;x=47
提问:第几题中的未知数怎样求?根据是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作些说明。并指出,这是我们上一节课学过的应用乘法和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未知的因数、被除数和除数。
二、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题目:
24divide;3=25divide;3=38divide;2=
180divide;12=39divide;2=184divide;12=
让学生算出每一题的得数。提问:
你能按得数将这六道除法题分一下类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24divide;3=(2)25divide;3=
8divide;2=39divide;2=
180divide;12=184divide;12=
比较一下这两组题各有什么特点?(第一组题都没有余数,第二组题都有余数。)
2.学习整除。
1)自学例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看第一组题。然后带着问题自学。
1)这一组题的被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也都是不为0的整数,它们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2)你能举出像这样的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刚才大家又举出了很多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一个不为0的整数,商也是整数,并且没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整除。如果把被除数看做第一个数,把除数看做第二。
2个数,通常也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比如:24能被3整除;38能被2整除;180能被12整除。
2)做第36页中间做一做中的题目。教师首先明确这一道题是要求判断在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哪些题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学生回答后,再提问: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做练习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3.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1)学习例题。
教师:刚才我们看的是被除数都是整数,除数都不为0的整数,商也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除法。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题,它们的被除数也都是整数,除数也都不为0的整数,商有什么特点?
(商是整数但都有余数的。)
教师:像这一组除法题目,都是一个整数除以不为0的另一个整数,得到整数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看一看这些题中的余数有什么特点?(余数都比除数小。)
想一想,过去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学过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被除数=商times;除数+余数。
教师:应用这个关系,可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以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都可以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以及余数的关系来验算。
2)做教科书第36页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核对。核对时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除法计算是不是正确,再说一说是怎样验算的。
3)做练习八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三、作业。练习八的第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 浙江版 第四册第 页例 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尝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教学的重点。掌握试商方...
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活动为场景,呈现了 用盆花布置校园,篮球比赛,跳绳活动 等具体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有 余数 的现象,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身边,增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
二年级数学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1 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 观察 操作 讨论 交流 抽象 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 思考。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