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 2022-11-29 14:16:28 阅读 3838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活动为场景,呈现了“用盆花布置校园,篮球比赛,跳绳活动”等具体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有“余数”的现象,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身边,增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目标: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若干,学生准备10-30个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学生开展游戏活动,9个人,每组分4人,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

(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1)利用课件演示例1:

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5.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巩固题:第51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强调数学的“数学味”并非要否定数学的“生活味”,而是要把“数学味”和“生活味”有效地结合。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为了有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必须为他们构建生活原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当孩子们说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之后,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算式的意义,教师让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这个算式去计算”,这样的问题创设,就为孩子们沟通“数学──生活”搭建了桥梁,抽象的数学知识找到了具体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孩子们对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就更形象了。

之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个算式,又把孩子们的思维从具体的生活中得到提升,孩子们运用符号、简图来表示,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得到深化,孩子们的思维过程逐步地“数学化”。

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一些非数学活动倾向偏离了数学课的本来目的,影响了学生对数学课的正常体验。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倾向,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教学后,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上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味”

其次,提供安静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进行数学的思考;最后要构建生活的数学学习原型,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这次教学尝试,我欣喜地看到,整节课孩子们自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他们被数学问题所吸引,他们为解决问题而思考,课堂教学活动成了学生自主**的活动。整节课,孩子们时而安静地思考、时而踊跃地发言,时而安静地书写、时而大胆地表达……。

课堂上动静交替,孩子们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除法》

1 使学生知道余数的意义,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策略意识和自主学习。教学过程 一 导入。1 看谁能很快说出 里最大能填几?5 6 3 20 5 38 4 22 6 34 7 242 游戏猜猜看激发孩子探索新知。出示情境图 几十个按红 黄 蓝顺序排列的彩球。师 老师不看屏幕,...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训练。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一 我是小小神算手。时间 一共12道题,我做对了 道题 二 我会连。方法 先计算出横式的得数,在找相应的得数连起来。自我评价 我学得 我连对了 道。教师评价 三 我会填。1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比 小。除以7,商 余 3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4...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罗敏。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初步建立余数概念及掌握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