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2-07 12:09:28 阅读 2376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1.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在课的开始,我通过口头讲故事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接着我分别让班上的四组进行题比赛,学生们积极性极高并争先恐后地做题,同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先后得出:(1)50×8+125×8 =400+1000=1400,(50+125)×8=175×8=1400;(2):

(55+45)×5 =100 ×5 =500, 55×5+45×5=275+225=500;(3)15×4+3×4 =60+12=72, (15+3)×4=18×4=72。

此时我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用“=”连接。通过不同计算得到相同的结果,让学生从中初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生活中确实有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在此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上面两题的结果,左边和右边的式子也有相同的形式,这里是否存在着规律?让学生带着一点疑惑,又急着想证明的愿望继续**。

这时学生心中已具有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当学生有了上面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列举出类似的等式已水到渠成。让学生观察刚才得到的一系列等式,小组讨论:

从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要求同桌尝试合作学习进行一人任意找三个数写出等号左边的式子让另一个写出等号右边的式子,几题过后再交换写式子,让他们亲自感受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3、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针对平时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在判断题中我安排了(25×7)×4=25×4+7×4,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当(25×7)×4时用乘法结合律简算;当(25+7)×4时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在填空题目中,我设计了①(10+7)×6=()6 +(6 ;②8×(125+9)=8×()8×( 7×48+7×52=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这一问题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2015年4月21日上午,xxx教研室主任郝xx 副主任xx一行二人来到xxx中心学校,对该校陈老师主讲四年级数学课 乘法分配律 即将代表xxx中心学校参赛进行赛前指导。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xxx教务主任李x全及四位教师代表。首先听了试...

乘法分配律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 创境。1 直接出示 师口述 张阿姨买5件夹克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你们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独立 指名板演。2 组织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比较 最后结果,你发现什么?说明 这样的两个算式可写成一个等式。3 出示课题运算律。今天,我们就来仔细研究这两个算式,找出其中...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局部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 以学生开展为本 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