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梳理

发布 2023-02-04 05:58:28 阅读 1070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

一、四则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没有括号,应先乘除,后加减。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应先算小括号,然后算出中括号,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1、 不能巧算时。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34+17-25

2)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

例: 34+17×25

3)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在算中括号,然后按照同级或不同级运算。

例:[(34+17)×25]×10

2、 能巧算时,看清运算符号,按照巧算方法计算。例:

3、 大数的读写。

1) 读数时,先四位分级,每级都按照个级读法读数(每级末尾的零可省略,中间连续的零只读一个),最后写上“万”“亿”等字。

例:2140062890 读作:二十一亿四千零六万两千八百九十。

2) 写数时,先圈出“万”“亿”等字,注意“0”的位置和个数。

例: 十八千七百二十零一写作:10 8720 0001

4、四舍五入看清要求的数位,按照分-圈-划-点顺序进行四舍五入,其中:

分:四位分级

圈:指定位数。

划:划尾数。

点:尾数最高位。

当尾数最高位大于等于5时,按照“五入”

当尾数最高位小于等于4时,按照“四舍”

例:798765127四舍五入到整万数=798770000

二、整数的运算性质。

1、 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字母公式:a-b-c=a-(b+c)

例: 125-75-10

2、 除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俩个除数相乘,再用被除数除。

字母公式:a÷b÷c=a÷(b×c) 其中b≠0, c≠0

例: 100÷2÷10

3、 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零除外)时,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公式:a÷b=(a c)÷ b c) 其中b≠0, c≠0

例: 1000÷25

三、看谁算得巧。

利用减(除)法运算性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分拆、凑整等方式巧算。

例:1100是25的多少倍?11

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依据是什么?】

3、减法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4、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 ×b = b ×a

5、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 ×b)× c= a×(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的简算】

6、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

7、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这两个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

a ÷ b ÷ c = a ÷ b × c)

8、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a ÷ b =(a ÷c) ÷b ÷ c) 或a ÷ b =(a ×c) ÷b × c)(c不等以0)

利用商变性质可以进行简便运算,在除法竖式中可以用到。

四、解决问题(1)

一)看清倍数与多少量。

1)求一倍数:用逆推,多的先减去,少的先加上,再除以几倍。

例:同学去参观展览,四五年级共去了329人,是三年级的2倍少5人,求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解:(329+5)÷2

=117(人答:三年级有117人。

2)求几倍数:用正推,先用乘法求出几倍,再多的加上,少的减去。

例:同学去参观展览,三年级去了117人,四五年级总数是三年级的2倍少5人,求四五年级共去了多少人?

解:117×2-5

=329(人答:四五年级共有329人。

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一、小数的意义。

1)分数与小数:分数和小数可以相互转化。

分母是…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小数和整数一样,都是“逢十进一”

例: 0.7=7/10 0.16=16/100 0.981=981/1000

0.16的含义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有这样的16份。

2)小数的组成。

有值数位一个一个看。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分别看。

可连同整个数一块看。

3)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

纯小数:整数部分为零 0.23 0.7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为零 1.23 2.78

例: 10.23

4)小数的读写:

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

例:502.0 读作:五百零二点零。

写:先写整数部份,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例:三百八十点三八八写作:380.388

二、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的数,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大……

例:比较13.34和13.41的大小。

三、小数的性质。

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 13.9可以改写为13.900

四、小数点的移动。

一个小数乘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当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例:3.5×10=35;3.5÷100=0.035

应用:运用小数点移动进行单位换算(各类单位之间的进率略)】

五、小数的改写。

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

384400=38.4400万=38.44万。

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亿”字。

149600000=1.49600000亿=1.496亿。

六、求小数的近似数。

求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只需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要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否小于5。小于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等于5的就向前一位进1。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七、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末尾为“0”的,可以把“0”去掉。

例: 11.4-6.17=5.23

2、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时,首先看有哪些加数先相加可以凑成整数,就可以根据加法的运算定律把这些加数先加起来;再看看有哪些减数相加可以凑成整数,就把这些减数相加,然后从被减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第三单元《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1、 可以使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优点: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今后的趋势,对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助。

2、基本组成:横轴、纵轴、标题、单位名称。

3、区别的实质是:条形统计图靠条形长短表现数量多少。

折线统计图靠点的位置高低表现数量多少。

4、通过折线统计图的升降可以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缓慢上升、大幅上升、不变、缓慢下降、大幅下降)

5、在折线图中如果实测的各个数据相差不大,且都远离零刻度,那么为了清晰的看出变化情况,常使用双曲线省去空白部分。

6、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越大(小),差异越小(大)。

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

一、垂直与互相垂直。

1、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垂直可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或记作b⊥a,读作b垂直于a。直线a和直线b的交点o就是垂足。

3、画垂线的步骤: ①重合②平移(过点)③画垂线④直角标记。

4、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2019上海四年级数学

上海四年级数学 上 期中练习卷。一 填空题 30分,最后一空2分,其它每空1分 1.一 十 百 千 万。都是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 个数是一级,分别为亿级里的数位有亿级表示多少个 3.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一定是 位数。4.10290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

一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小单位名数转化成大单位名数,大单位名数转化为小单位名数。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比较60 62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性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 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一幅情景图,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并在...

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桂林路小学王琴。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知识点1 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 减法或乘 除法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有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适当调整算式中运算的顺序,要把题中的某数带着数前的运算符号 搬家 213 13 48 学生容易写成 72 8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