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李贺的《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的渴望,但这些,诗人都是得不到的。诗歌描写了清冷大气的场面,写出了静态中的马的苍劲有力,同时诗人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来表达自己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二、说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会诗所表达的诗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教学中应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在诵读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
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基于此,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四、说总评。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学生来说,读好古诗、背诵古诗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做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如何让学生从凝炼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领会诗情,确实不容易。
本课的设计以师生互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点,相机引导,教学风格清新明快,课堂因此而充满了了生机与活力。
纵观本节课,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思路清晰,主线分明,目标定位准确。课堂教学始终围绕着目标层层设置,步步晋阶。而且,每一个目标的表述,方法、情感,总是水**融,浑然一体。
2.整体观照,整合古诗,实现了古诗教学模式的突破。综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即一首一首的教学)和“逐环教学”(即接替开始、正音跟上、疏通为主、背诵跟上)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参读,初步感受咏物言志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联系,体悟诗人不同的情怀。
3.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的情怀。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面的情味和意蕴。
如何引领学生品悟出诗句背面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教学中,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平面的诗句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并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投身于其中,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愤诗人之所愤……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在想象的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4.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培养,教师引导到位。通过整合参读,引导学生整体的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情境,通过品析文眼、俪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
通过多种诵读方法,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意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导”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导”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导”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反思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教师以学定教、以导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马诗
马诗。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内容短小精悍,古代诗家咏 马 当以唐朝的杜甫和李贺最为著名。他们这方面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在李贺的诗集中以 马诗 为题的组诗有二十三首,均为五言体。教学目标 1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2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马的精神。3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教...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9 马 说课稿
1.马 说课稿。一 说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了马的象征意义及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洋溢着对马的赞美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二 说教学目标。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畜 了解有关马的一些典故,积累一些有关马的成语。...
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马》过关习题第2课时
马 习题。1 基础过关。填字游戏。马。马。马。马。2 综合训练。请从 马到成功 天马行空 悬崖勒马 马失前蹄 中任选一个成语造一句话。3 拓展应用。有关马的歇后语。马鞍套在驴背上 马背上打 马背上钉掌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 马儿护虎儿 马儿伸腿 马过竹桥 马缰绳栓羊头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 参 一 基础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