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单元。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者。黄蜀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
教学目标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教学过程。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组织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这样写算式的理由。归纳规律: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什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124817×12=20426×24=()17×24=()26×12=()17×36=()2)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3、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第3题。
教学过程。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05÷5)×(45×5)=(105×3)×(45÷3)=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九的题。
2、拓展题: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了4倍,宽扩大了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五、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六、作业:《课堂作业本》
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1、注重组织好合作交流活动。
对于这类刚刚尝试探索规律的问题,广泛进行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教学反思。
验证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与交流。教师把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
2、学与练有机穿插,练习的设计体现了阶梯性。
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亦学亦练,注重了知识的生成与巩固,学与练相得益彰。最后练习题的设计,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最后的拓展题则是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情况,不对全体学生做统一的要求。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的要求及奋斗目标 1 思想品德教学要求 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认真整洁的良好习惯,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 知识要求 1 认识亿以内及亿以上数的读写法,会用 四舍五入 法把一个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统计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竖式 教学时间 11月28日累计课时 46课时。教学内容 教材第99 101页例1及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2 初步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看懂并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三 判断 每题2分,共12分 这个数字中的9所在的数位是万。2 四万零三百写作40000300 3 整数的计数单位只有 个 十 百 千 万 十万 百万 千万。4367万。5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6 近似数比准确数都要小。四 比较大小 12分 72108 135790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