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导学案

发布 2023-01-20 13:01:28 阅读 2048

11、蝙蝠和雷达。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的兴趣。

③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的兴趣。

学法提示:1、课前充分自读课文,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达到正确流利,能正确的识写生字生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与同桌或小组合作学习,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对照,自己组织语言,说清蝙蝠探路的秘密和雷达工作的原理,或者课上向同学介绍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学习准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过正确的读课文3至5遍,我能独立的完成下列任务:

①、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biān fú) bǔ zhuō) fēi é)wén zi) (bì kāi) (mǐn ruì)

líng dāng)(cāng yíng)(zhàng ài) (jiē kāi)(yíng guāng píng)

、我能抄写下列词语并能听写。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

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③、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骗饿绳。蝙蛾蝇。

2、通过预习,我要批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把几点疑问批注在课文中。

挑战自我】:我想仔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二)、学***。

1、读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①通过默读。

四、五、六自然段,我能填写下表。

②读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我能说一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

2、我要做好准备在小组中交流或表演。

3、这篇课文真有意思,我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响尾蛇”导弹。

响尾蛇是一种蛇的名字。然而,导弹怎么会和响尾蛇连在一起了呢?

这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响尾蛇有一个很特殊的本领: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动物;用布蒙上它的双眼,响尾蛇照样能捕到食物。原来,在响尾蛇两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个漏斗状的小窝。

这个小窝是一个极强的“热感受器”,科学家称它为“热眼”。这种“热眼”能看见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热的,看不见的光线,很多物体都放射红外线。

“响尾蛇”导弹就是把根据响尾蛇“热眼”的原理制成的“人造热眼”装在导弹上。当导弹从飞机上发射以后,“人造热眼”就紧盯着高温目标──敌机的喷火口,导弹就直朝敌机冲去,跟踪追击,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使敌机“粉身碎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殊根据击中。

跟踪目标( )

2、联系短文解释词语。

粉身碎骨: 。

伸手不见五指: 。

3、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面说法对不对,对在( )内打“√”错在( )内打“×”

(1)响尾蛇在黑夜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小动物,用的是它锐利的双眼。

(2)“响尾蛇”导弹能准确无误地击中敌机,是因为它速度比敌机快。 (

4、根据短文填空。

响尾蛇利用( )能准确地看见并捕捉到( )而“响尾蛇”导弹安装( )也能紧盯并击中。

5、科学家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于是有了许多发明创造。请你把科学家的发明与相关的动植物用线连起来。

巴茅草飞机。

鱼日光灯 蜻蜓雷达。

蝙蝠潜水艇。

荧火虫锯子。

6、小朋友,放飞想象,你以为从( )身上得到启示,可以发明( )

四)、相关链接: (一)海蜇与“水母耳”

海蜇,早在5亿多年前就漂浮在海洋里:是一种极古老的腔肠动物,它还是预报风暴最早、最准确的“顺风耳”。因为它的“耳朵”(细柄上的小球)中有小小的听石,风暴产生时发出的次声波(由空气和波浪摩擦而产生,频率为8赫兹—13赫兹,传播比风暴、波浪的速度快)冲击小小听石“球”壁的神经感受器,于是海蜇就隐约听到了即将来临的风暴的隆隆声,便警惕地离岸游向大海避灾。

人们模拟海蜇感受次声波的器官,设计出精确的“水母耳”仪器。它由喇叭、接受次声波的共振器和把这种振动转变为电脉冲的转换器以及指示器组成。将这种仪器安装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做360°旋转。

当它接收到8赫兹—13赫兹的次声波时,旋**动停止,喇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暴将要来临的方向。指示器还可以告诉人们风暴的强度。这种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二) 揭开雷电之谜。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攫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2024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

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把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把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被弹倒。

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后来,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幢楼房和高塔免受雷电的袭击。

四年级语文第十一课

四年级语文第十一课 去年的树 导学案。编写人 许绍鸿 温馨寄语 善于发现总结,勤于动手动脑,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目标 1 认识1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读写 融化 剩下 伐木 工厂 睁大眼睛 等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学习重难点 重点 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第十一课练习

11 去年的树。预习提示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写鸟与的对话,第二次是写鸟与的对话,第三次是写鸟与的对话,第四次是写鸟与的对话。基础达标 一 读拼音,写词语。yu?n y?f?m r?ng hu?sh?n xi?m?i y?u f 二 填上...

四年级第十一讲

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范光中新版3年级p7 例5 先去掉直线bf,成为我们上一讲学过的情况,有6个三角形。添加直线bf后,我们看大三角形abf中有6个三角形,大三角形bcf中有3个三角形。解 总计有6 6 3 15个三角形。2.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面积为1的正方形,面积为2的矩形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