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发布 2023-01-11 05:46:28 阅读 2947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进行新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让学生在不影响其它班级上课的基础上做出各种让物体发声的活动。)

师]通过同学们的**活动,总结概括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师生共同活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了解]我们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

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并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你的猜想。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如: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等等。

师]刚才设计的些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质疑: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雷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吗?

生]有的认为不需要介质,有的认为需要。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

演示]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请注意声音有什么变化?

铃声逐渐变小,最后直到听不到铃声。)

师]请同学们再注意观察: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铃声逐渐加强。)

师]启发学生思考,由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师]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

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问题:月球没有空气,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师]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

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

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想想议议]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想法。(学生讨论发言)

如: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

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等等……)

师]通过上面的**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多大?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25 ℃时为346 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蒸馏水中的声速为1497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但是棉花、软木塞等除外])

想想做做]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真实值。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每组由一个代表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如:百米赛跑时,测出计时员与发令枪的发令地点之间的距离s,再测出计时员从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的时间t,利用v=['altimg':

w': 14', h': 43'}]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等等)动手动脑学物理]

1.学生想出了许多办法说明桌子声是由桌面的振动引起的。

方法(1):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用力敲打桌面,纸屑会跳动起来。

方法(2):把手放在桌面上,当用力敲打桌面时,感觉手在振动,说明桌面在振动。

2.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距离s1=1500 km,快车的速度v1=105 km/h,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t1=[}altimg': w':

24', h': 49'}]14.3 h

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为s2=1200 km,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v2=600 km/h,则喷气式客机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t2=[}altimg': w': 24', h':

49'}]2 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v3=340 m/s,北京到上海的距离s3=1000 km,声音传到上海所用的时间为t3=[}altimg': w': 24', h':

49'}]0.8 h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

耳朵)师]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请同学们观察人耳的结构挂图,想一想生物课上介绍的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恢复听觉。想想做做]

师]请同学们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边,听音叉的声音。

生]分组操作(两个学生一组,轮换听音叉的声音)

师]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师]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生]听不到了。

师]请同学们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

生]分组操作。把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上,能“听到”较弱的声音,把音叉放在牙齿上体验,“听到”的声音较强。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骨能传声)师]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例如:**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他的这种对**的执着和刚强的意志,真让我们健康人为之震撼。

科学世界]师]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呢?

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眼睛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

师]如果将你的双眼蒙上,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结果表明“能”)

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介绍双耳效应。

由于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的结果。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音响设备都是双声道立体声或多声道立体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

人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出来,这样,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

2)骨传导。

2.双耳效应。

五、板书设计。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end\\left\\\begin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end\\left\\空气传导\\\骨传导\\end\ight.\\双耳效应: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end\ight.

',altimg': w': 419', h':

118'}]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

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回答:

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活动。

二、进行新课。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声现象 讲义 教学内容 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声音的三要素 噪音及其控制。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三要素 噪音的控制方法。知识梳理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是靠气鸣膜的振动,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 声现象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 声现象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1.本课设计中,力求体现用身边常见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