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的脚印

发布 2023-01-07 22:29:28 阅读 5186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

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5.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教学难点】

1.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2.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授课类型】略读课【教学方法】自主互助【教学手段】电子白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是用什么记录时间的吗?对,是年轮。

那你们知道人类有哪些记录时间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一起来看一看时间是怎么留下它的脚印的。(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解题: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

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自读课文,解答字词。四、研习课文。

.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是课后练习中的一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1页共3页。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之二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这是文章的又一难点,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讨论后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5.

研讨本文的写作特点。(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文章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文章先说明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然后说明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成为地球上的一部“无字的史书”。

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接上文,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运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拟人手法、生动有趣。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写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一句把“岩石”的被动与无奈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同情。

再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这个排比式的拟人手法,给读者以形象的动感,把平时看做可怕的事物写得轻柔可见。

3)说明方法的使用。

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页共3页。

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打比方。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

分类别。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四、总结。

6.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方面的知识?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2.搜集珍惜时间的古诗句。六、教后反思:

202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页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今天老师准备用43分种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本需要两个45分种才能学完的文章。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有 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咱们来个男女生竞赛怎么样?好!学习这篇课文,老师设计了许多问题,有抢答题,有必答题,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积极作答,等课结束时,咱们看看是男生得分多,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的脚印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 意识和科学精神。过程与方法。通过速读 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 准确。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 热爱科学的感情。教学重难...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教学反思

时间的脚印 教学反思。本课中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较难把握,在让学生阅读 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图示法,这样,学生对岩石的生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用更为直观的 加以印证说明,进而让学生明白 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就是记录时间的过程。理清了文章的内容,说明顺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配合教学内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