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听潮教案

发布 2023-01-07 18:36:28 阅读 8338

教学目的:1.以作者对“海潮音”的审美情趣感染学生。

2.领会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海潮的艺术效果。3.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向往斗争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朗读训练和教材分析结合进行。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潮”,即海潮,是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定时涨落的现象,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潮涨潮落的海,让人感受到大海的伟大力量和它的雄壮美。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作者(略)

1929,鲁彦失业回到故乡浙江镇海,因距普陀山很近,便趁机前往游览观光。写的就是那次游览中的片断,全属记实。文章原题是《听潮的故事》,前半部写听潮,后半部写听潮引起的故事,写和尚对外国游客和本国游客的不同态度,表现世态炎凉。

这篇课文选的是前半部分,所以只用“听潮”二字为题。正音解词。

窗棂(líng)深黯(àn)云汀(tīng)芳醇(chún)

恍惚(huǎng)(hū)慵懒(yōng)眼睑(jiǎn)酣梦(hān)汩汩(gǔ)铙钹(náo)(bó)罅隙(xià)嗥叫(háo)掺杂(cān)溺爱(nì)黏在(nián)拔刺(bō)(là)课文分析:第一部分。

默读1-4节,在初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朗读一篇。这一部分交代了听潮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总写潮来的情景。(按教参p118讲解第三节)

第四节总写海潮来时的景观,请同学扣住词语,看作者从哪些感官写潮,又写了潮的哪些方面?感观潮“听见……音响”——听觉声音。

看见……飞沫”——视觉形态(似细雨、朝雾、暮烟)“带着腥味”——嗅觉气息“带着咸味”——味觉。

黏在身上”——触觉动作(冲黏、润湿)分析第二部分(5—~21节)搞清这一部分的结构层次(见书)朗读5~12节。

落潮的大海有什么特点?

作者写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特点的?(板书)总特点:静寂。

上面的描写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衬托?)④此时作者对大海的感受是什么?(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为什么要写“大小的岛”“星星”和“我俩”?(烘托、渲染气氛)突出了大海的静谧(讲解p119—120教参内容)第二课时朗读13—17节。

由潮落到潮涨的过渡句是哪一句?(见书)这一句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②涨潮时的大海有什么特点?

与落潮时比较,听到的潮声和看到的海面有什么变化?(板书)总特点:凶猛。

由落潮而涨潮,由涨潮而高潮,作者一直把它当个巨人去写,说海睡了、海醒了、海怒了,赋予大海以人的是灵性姿态和动作,把它雄浑的气势,刚烈的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朗读18~21节。

这一层写了作者和妻子对涨潮的不同感受(按教参p121讲解)第三部分。

按教参p122讲解)

课文开始,往下来时说“尽够欣幸了”,全文又以这句话收尾,两处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前面因住房位置好,朝晚可以领略海景,所以“尽够欣幸”了,结尾表达听了“伟大乐章”后的满足心情)

八年级语文 白洋潮 教案

三白洋潮。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白洋潮景色的壮丽之美。3.欣赏课文,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写景笔法之妙。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多角度描写的手法。说明 白洋潮 是一篇精彩的游记。课文对于白洋潮来潮时不同角度的景致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白洋潮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听潮》教案鄂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撰写人。时间。教学构想 鲁彦的 听潮 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着重从听觉的角度,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表现了大海落潮时静态的 柔美 和涨潮时动态的 壮美 讴歌了大海的伟大力量。表达了热爱大海 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海潮进行了多层次 多角度的描写。...

八年级语文白洋潮小测验

白洋潮小测验。姓名学号。一 文学常识 白洋潮 选自 作者,字,号,家。二 注解 故事 三江 庚辰 吊朱恒岳少师 吊,朱燮元,原名字,号,人。少师,陈章侯 祁世培 陈洪绶,字,号人。著名家。祁世培,字两人均是。遄 踵至 踵,海宁 擘翼 蹴起 镞镞 辟易 第1页共4页。晚号。礴 龟山 龙湫 龛 赭 漱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