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

发布 2023-01-05 03:44:28 阅读 5826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导学案。

课题:诗词曲五首课型:文言文教学主备人:何兴国审核人:辛春花。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五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把握各首诗歌的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3、感悟古人的忧国情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教学流程】一、预学。

1、情境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以其辉煌的成就享誉文坛,为华夏文明增光添彩,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2、目标定向:同【学习目标】

3、自主预习:了解五首诗词曲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背景资料。并查解生字词,扫清朗读障碍。

4、朗读展示:学生试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读,并在教材上作好笔记,标出朗读的节奏及重音。

教师领读三遍,随时知道朗读方法。

二、互学。1、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

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学习《赤壁》: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经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观点不同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学习《过零丁洋》:这是一首咏志诗。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

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奉朝廷之命至元营议和,被扣,冒险脱逃。后继续转战抗敌,以图兴复,然兵败被俘。在狱中,虽经敌人百般折磨诱降,终以不屈被害。

这首诗写于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遂出此诗以明志节。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

’竟不能逼”。

1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习《水调歌头》: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心情可以想像。

但词中由抑郁忧伤到超然豁达的情绪转变,表明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脍炙人口。前人曾有论: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1 词前小序交代了那些信息?起何作用?

词的上阕问天问月,隐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欲乘风归去”字面上看,是想回到天上去,实际是什么?

词的下阕怀人,表达对子由的深切思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揣摩一下,此时的词人有怎样的内心世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看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他的类似的词句,你还记得吗?列举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全词的主旨句,表达了词人对亲人及所有离别人们的美好祝愿。

学习《山坡羊》: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理解背诵、积累语言:

积累诗词名句,并学会赏析。

三、评学 1、展示交流,师生评学。

2、整合训练,巩固提高。

完成《金牌练习册》

背诵默写五首诗词曲。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25 诗词曲五首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背诵默写五首诗歌。2 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一 资料链接。1 刘禹锡 772 842 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 今属河南 人。原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贞元九年 793...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无答案 新人教版。班级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上课时间 1 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2 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3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1 领会诗意,体味诗情,赏析名句。2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第一课时。学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和 赤壁 1 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明确目标 1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第一课时。自主预习 1 走近作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的 乐天 指。赤壁 的作者唐代诗人,他与同时期的另外一位诗人并称小李杜。文天祥,字履善,又字自号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