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3 “飞天”凌空》 含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1-02 03:19:28 阅读 3813

3.“飞天”凌空。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新闻特写,认识并掌握特写与消息,与通讯的异同点。

2.从特写通过的途径,表现的内容来把握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3.

通过作者笔下展现出的生动画面,感受点出的爱国主题,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能正确读写重要的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语段内容。

教学难点:1.结合课文感受特写的文体特点,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赏析。

2.体会人物形象,进而激发勤奋学习决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多**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这篇题目我们首先会想到什么?飞天,是不是会想到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出示ppt展示敦煌飞天壁画),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却和壁画无关,而是亚运会上吕伟跳水的瞬间,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为什么起这篇名字的疑问去阅读这则新闻。

二、自学释疑。

1.写作背景:2023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高台跳水赛冠军。

2.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

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它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择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是:都更多的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它和通讯的差异在于:

特写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新闻性,同时在报道同一件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向读者展示其纵横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而特写则集中笔力,着重展示新闻事实的某一个横断面,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情节。

三、初读课文,巩固基础1.字词积累:

掠(lüè)敛(liǎn)瞬(shùn)

澎湃(péng)(pài)慷慨(kāng)(kǎi)酷似:指极其相似。慷慨:

大方;不吝啬。修长:细长、苗条的。

掠过:轻轻地擦过或拂过。轻盈:

姿态、动作轻巧优美。澎湃:指声势、气势等浩大。

一刹那:十分短促的时间内。

一瞬间:一眨眼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屏声敛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2.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上勇夺10米跳台跳水冠军的经过。

3.师: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有层次的描述和报道吕伟在亚运会上勇夺跳水冠军的经过?

学生讨论回答:从整个事件来看,。先写吕伟站在10米跳台准备跳水比赛的镇定优雅的神态,次写吕伟站完成10米跳台跳水比赛的精彩过程,后写吕伟站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取得的骄人成绩和各方面人士的反应。

详实而有序。从场面的角度来看,文章以吕伟为主要描述对象,对她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和夺冠过程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述,同时,作者还多次描述比赛现场的观众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这样,重点人物的细致描述和侧面描写的有力烘托生动形象的再现了当时激动人心的壮观画面。

4.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分析下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

答:注重文章的张弛起伏变化,动静结合。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

“哧”地插人碧波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典。以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5.本文在取材和写作内容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物特写。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但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

只是摄取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大。

四、再读课文,重点分析。

1.请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作者在描述吕伟夺冠的一组跳水动作,就用了7个比喻,其中既有明喻又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笔直地象轻盈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是暗喻。运用比喻、拟人、对照等修辞手段,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2.本文和前两课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从内容上说,前两课的课文都是报道事件的,而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前两课的课文都属于消息,而本文属于特写。

在写作手法上,前两课的课文都注重用比较客观平实的语言进行报道。而本文是对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一秒七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

五、延伸迁移亚运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参与国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自2023年开始第1届,截至2023年共举办了17届,每四年一届。

六、布置作业。

在了解新闻特写的内容和形式后仿照本课写一篇新闻特写,题材不限。

七、板书设计。

轻轻一蹬”凌空翔舞”“飞天”凌空中国健儿拼搏精神“疾如流星”“插入碧波之中”

跳水姑娘夺取桂冠。

教学反思。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新闻特写,所以上新课前需给学生介绍有关新闻特写的知识。接着研习本文,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赏析课文是怎样特写的,包括动作描。

写、侧面描写及比喻的修辞。最后让学生比较一下新闻特写与我们平常写作中的特写片段之间有什么异同,并希望学生能从本文学习到特写的方式。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 总体介绍。一 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 上册 语文。进一步体现 课程标准 的新理念,力求改革单一文选式的编排体系,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七年级 上册 语文课本 致同学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0 蝉》 含教学反思

20.蝉。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委婉轻柔 自然流畅的风格,把握课文欲扬先抑的写法。2.学会提取和筛选主要信息的阅读方法。3.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小生物有新的认识和体会,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 认真的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委婉轻柔 自然流畅的风格。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4 背影》 含教学反思

14.背影。教学目标 1.理清写作思路。2.体会文章的选材特点和语言风格,品读重点段落和重点词句,感受父爱。3.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 能准确赏析重点语句,学习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教学难点 提高赏析语句的能力,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