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梳理

发布 2023-01-02 03:20:28 阅读 3206

(五)思考与建议

欣赏文学作品不但要选取富有典型性的文学作品模式而且还要在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那样才不失文学作品的魅力。现行教材中有些作品虽然也有典型性,但因年代久远,与当下生活有一定距离,远离了学生欣赏的兴趣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 ”欣赏者也只有读了对当下生活有所启迪,对文学创作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才会真正入眼,入心。因此我认为在课本的选材上也要具有时代意义。这样才会更加发挥文学作品的价值。

阅读科技作品。

诵读古代诗词。

一)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情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知识点分布:八年级(上)第五单元25课《杜甫诗三首》第六单元30课〈〈诗四首〉〉。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熟读基础上背诵默写。

2 领会诗的意境,思想,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预习,诵读,**。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 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 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兴趣。

四)学法分析: 在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基础上,体会诗词情感,讲究朗诵技巧,反复朗诵,熟练背诵。

五)思考与建议:对古诗词诵读,应以学生主动了解作者与作品写作背景为基础,再重点进行朗读,提出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在理想诗词基础上,达到诵读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

一)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一定优秀诗文。

二) 知识点分布: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是古文单元。其中《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是本册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极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三)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积累方言词语。

2) 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其丰富的内涵,整体感知,深入品味诗文的优美意境。

3)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四) 学法分析。

以诵读法为主,辅以多**教学,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言文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再辅以多**教学,使学生尽快进入古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五) 思考与建议。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练好诵读这个基本功,要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第五单元要求全文背诵的就有五篇之多,背诵总量为一千余字,背诵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并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第五单元文言文的内容,有的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说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有的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因此,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地用**的方式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第六单元所选的文言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因此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

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

一)课标要求: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精神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运用方法的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写作要根据各分段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二)。知识公布:

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说不尽的桥第四单元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莲文化的魅力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第二单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第三单元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第四单元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五单元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第六单元了解搜集资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四)学法分析: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和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意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五) 思考与建议:

有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的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多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2、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3、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的历史规律。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积累文中词语。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4.以课文为基点,充分利用资料书、网络等资源,拓宽阅读面,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活动中感悟鉴赏诗体**的艺术美。。

5.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3蜡烛。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3.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4.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5亲爱的爸爸妈妈。

1.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用意。

2.学习如何欣赏句子、词语的方法

3.体会“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记住历史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6阿长与《山海经》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7背影。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2.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 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8台阶。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 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9老王。1、了解基本的常识,梳理课文中的记事,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本文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写法;

3、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风趣的特点。

4、 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

5、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10信客。1体察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领悟他的品格和精神。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会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直无私的品格。

4、培养学生洁身自好、待人宽容、任劳任怨等的品质。

11中国石拱桥。

1、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12桥之美。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感受桥的内涵美。

13苏州园林。

1、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4、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14故宫博物院。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方位词。

15说“屏”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5、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16大自然的语言。

1.理解识记词语。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4.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5.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6、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17奇妙的克隆。

1、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19生物入侵者。

1.积累词语;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0落日的幻觉。

1、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迅速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 。

3、分析重点语段,提炼信息语句;课堂延伸,学科整合,训练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精神,以及准确清楚表述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教材全梳理 Unit

英语 八年级上册教材全梳理 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知识巧学。巧解生词 词析 音析 e读 形析 les s 更少 son 儿子 例句 we ll h e an piano lesson.我们要上钢琴课。拓展 1 注意和数词连用时的位置。如 lesson 1 t...

八年级上册教材梳理2019新版

第一编 教材梳理八年级 上册 栏目一 基础积累 千里之心,始于足下。一 给加点字注音 归咎 ji 追溯 s 藻荇 x ng 修狭 xi 素湍 tu n 飞漱 sh 俨然 y n 刹那 ch 取缔 d 更定 g ng 劫难 n n 面颊 ji 诘问 ji 渴慕 m 差使 ch i 狼籍 j 簌簌 s ...

八年级上册教材全梳理 Unit

英语 八年级上册教材全梳理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知识巧学升华。巧解生词 词析 音析 u读形析 形近词nut 坚果 例句 we need to cut three bananas.我们需要切三支香蕉。拓展 1 过去式和原形一样 c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