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智慧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1-02 01:00:28 阅读 3113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了解如何使文章有创意。

方法与过程:

1、通过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本文不同凡响的立意、别致的论证结构。

2、通过讨论与讲解使学生深刻理解本文新颖的论据引用,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增进对外国文学的了解。

2、学习逆向思维的方法,培养自己逆向思维的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准确提炼文章观点,例证法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难点:品味作者生动形象、幽默传神的语言风格。

3、教学时间:

一课时。4、教学过程:

课前积累:关于勤奋的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比丰。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朝鲜。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民谚。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日本。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民谚。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张少成。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钱三强(当代物理学家)

一、导入:一家知名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为什么呢?宾馆经理说:

°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把工作完成,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不去做,他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同学们可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

有哪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回答。

明确:逆向思维。

对,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过来想,倒过来想。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得出来的见解和认识常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于逆向思维,我们后面还要作具体研究。下面,我们不妨先来研读美国作家凯利的议**《懒惰与智慧》,看看他是怎样对懒惰和懒惰者作出自己的诠释的。

二、自学指导:

1、积累字词。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结构。

4、“懒惰”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5、本文作者在运用事例论证论点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6、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3、自学点拨:

点拨一:1. 字音认读。

餐具(cān) 摞得(lu忙碌(lù)

滥用(làn) 疲惫(bèi)

2. 词语补注。

小心翼翼:本意是虔诚,庄严。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性情、行为)不正而且凶恶。

疲惫不堪:非常疲惫的样子。

点拨二:1、勾画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议论性的文字,读出作者对懒汉的见解和认识。

明确:(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我们知道,因为论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的语句一般说来,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固定,常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因此,我们提炼论点时,只要从这些固定的位置上去寻找和琢磨,仔细加以辨别,就能快速而正确有效地提取论点告诉学生这个提取论点的方法,可以让他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以后自主阅读议**,自主提取论点有很大的帮助这里最好要回顾一下关于论点与分论点的知识。

2、哪句话可以作为文章的论点?

明确:“实际上,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点拨三:1、请学生注意这句话中的分号,以及第6段的首句,特别是其中的°也同样±三个字,再读课文,试着理清课文的结构。

明确:《懒惰的智慧》是美国作家凯利的一篇文章,因为中外文化习惯的差异,**与我们常见的国内人士写的较为工整的“总——分——总”的论述结构不同。全文分成两大部分。

1~段对应的是论点分号之后的那句话;而6~7段则论证了论点中分号前的部分。据此,可将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2、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三个人名,其中两个是°懒汉±,一个是°露茜±,一个是°汉弗莱¤波特±,请问这两个名字都是真实人名吗?

明确:°露茜±并不是具体的真实人名,她只是小孩子的代名词,我们也可以换成玛丽或者苏珊等任意一个名字,但少年波特则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可见,作者在1~3段里所举的例子都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范围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递增;而4~5段则是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将第一部分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部分(1—5段):提出论点,并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第一层(1—3段):用普遍现象作论据论证。

第二层(4—5段):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论证。

第二部分(6—7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点拨四:从课文的论据叙述中,你如何理解“懒惰”一词的含义?(学生各自谈认识,归纳)

如:“懒惰”是指讨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

懒惰”即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

懒惰”是指不满足于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努力。

懒惰”是指不停地迸发出的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的“懒”办法,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懒惰”是勤于动脑想办法,懒于动手出力气。

总之,懒惰”是多快好省干工作,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决不是想不做,只一味地等待时机或者别人的恩赐,那是会一事无成的。

点拨五: 1、文章用了那些论据,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

明确:1---5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1-3)论据:社会普遍现象(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论证:(1)露茜洗碗–家务反面。

2)职业劳动---饭店服务员正反对比懒惰的服务员—善于用心智技能勤快的伙计---咖啡都凉了。

3)社会进步发展中—取水证明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面对简单的乏味的老作(挑着谁翻山越岭,沿着湖边绕过去)正面。

论据范围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论证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反面——正反——正面。

4—5)用个别典型事例作据。

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偷懒——论证懒惰激励了发明。

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根据例外地都是懒汉,并推断称职的领导也是懒惰。

既有正面的事例,也有反面的事例,这叫做对比论证。

2、讨论对比论证的作用。

明确: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懒惰的智慧的可贵,智慧的懒惰的可行,就显而易见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点拨六: 本文语言特点:幽默传神。

本文作者是一位美国的作家,他主要是选用令人信服的事例作论据,用归纳法推理,展开论述。这一写法打破某些议**连篇累犊引用名人名言,板着而孔说教,缺少有个性和见解的写法。全篇以一系列事实的叙述,推出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

由于作者对事例细致、独到的观察,叙例语言不仅生动形象,且幽默传神,不乏机敏的俏皮。如第四自然段举了汉弗莱·波特发明阀门的事例,以“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机旁边”写波特发明前工作的无奈;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太累人”写他萌发发明念头的初衷;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写他发明后的潇洒;以“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总结他的成果。在叙例中,“懒汉”波特其人,简直呼之欲出!

这种语言风格,贯穿全文,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说俏皮话,亲切动人,又充满睿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智慧含在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中。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她小心翼翼地把碗摞得高高的。

这时妈妈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儿””;第二自然段中“他(懒惰的饭店服务员)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第三自然段中“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第五自然段中“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第六自然段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人准是懒汉”“想想看,如果某些懒汉不曾建立”2+2=4”的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遇到多复杂的局面,将会碰到多少令人筋疲力尽的麻烦”;第七自然段中“现在是认真看待我们的这些懒汉的时候了”等等,这些典型的例句无一不俏皮活泼,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4、小结: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的情绪,激励了发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懒惰的智慧的可贵,智慧的懒惰的可行,就显而易见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板书设计:

懒惰的智慧。

不同凡响的立意: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别致新颖的结构:1、(1-5)提出论点。

1-3)用社会普遍现象作论据。

4-5)用个别典型事例作论据。

2、(6-7)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幽默生动的语言:“懒惰”、“懒汉”、“懒洋洋”等。

6、当堂训练:

1. 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冷言冷语小心翼翼倦容。

b. 良苦用心条件恶劣溪水。

c. 循规蹈矩疲惫不堪螺栓。

d. 绝不躬亲精疲力揭阀门。

八年级语文教案 《懒惰的智慧》教案

懒惰的智慧 教案4 八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作者不同凡想的的选题立意,学习本文新颖别致的论证过程,欣赏文章幽默传神的语言。2 能力目标。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

八年级语文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12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维度a 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摞 阀 门亲躬 2 解释下列词语。循规蹈矩 亲躬 3 本文中 懒惰 的真实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看。4 正是 懒惰激励了发明 想想看,除了本文的一些例子之外,还有那些懒惰的人发明了许多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东西。5 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

八年级语文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最杰出的工程师 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 吉尔布 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由此观察某一工序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也同样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