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23-2传染病的预防(1)教案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的结构、生存特点。
2、能力目标。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的结构、生存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病毒的结构、生存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教材第49页的调查表。
2)搜集有关病毒的影像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完成教材第49页的调查表。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你知道在人类的疾病中,哪些有传染性?哪些没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病分别是由什么引起的?
流行疾病**发病季节。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尽量举出所知道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一)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以用乙型肝炎的例子解释流行性的含义,并以此引入下一个题目。(二)认识病毒。
如xx年6月(xx年6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总数为387895例,报告死亡总数为744人。本月除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本月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
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麻疹、淋病。
以上资料中病原体各是什么?哪些是病毒?
以各种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认识病毒,引出病毒的生活学生讨论还有哪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及其危害。学生讨论病毒的特点:(1)病毒非常微小。
2)病毒的形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3)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四、课堂小结:1.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3.认识病毒。
五、作业:完成强化训练上的相关内容板书设计:
23-2传染病的预防(1)
一、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二、认识病毒。
1)病毒非常微小。
2)病毒的形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3)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八年级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防治。一 设计思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如非典 禽流感等传染病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课下采用各种方式 如上网 图书馆查资料 剪报等 广泛收集资料,力图创设一个民主 合作 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传染病预...
八年级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课前准备 同教学设计的课前准备。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师 示意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67内容,需课前跟这位学生沟通好 生 朗读 师 通过刚才同学的朗读,我们知道健康既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我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这就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课前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
八年级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苏教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 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准备 学生 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2.准备艾滋病的资料。教师 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2.准备艾滋病的有关资料。3.准备乙型肝炎 淋病 禽流感 蛔虫病的资料。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