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发布 2022-12-26 13:29:28 阅读 8604

夹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新授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导学案编号:9h上-八-01教学课题:灯笼。

一 、【复习旧知、检查预习】 (5分钟)

回顾上节课基础知识。

二、【引入新课、出示目标】(2分钟)

学习目标】理清思路,了解灯笼的对于那个年代人的重要意义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品读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自主学习、讲解释疑】(10分钟)

1.给加点字注音。

争讼( )领域( )斡旋( )静穆( )怅惘( )锵然( )褪色( )燎原( )熙熙然( )马前卒( )2.解释下列词语。

争讼: 斡旋:

怅惘: 锵然:

静穆: 燎原:

3、作者介绍。

灯笼》作者是我国著名本文选自

四、【合作**、展示交流】(12分钟)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全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喜爱灯笼?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共10分)(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斡旋幽悄领域( )

静穆怅惘锵然(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争讼思慕熙熙然。

b.褪色燎原暖融融。

c.灯笼见荡马前卒。

d.点缀装饰人情事故。

3.下列词语没有根据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a.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

(调停,调解)b.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关于灯的学问)c.

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未必)

d.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书画所用的一尺见方。

的纸)六、课后作业。

品言酌句。1)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2)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3)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含答案

灯笼 导学案。作者简介 吴伯萧 1906 1982 原名熙成,笔名山屋 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

4 灯笼。在几十年的革命征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党的优良传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人民有着朴素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当革命顺利或受挫折时,还是个人愉快或苦恼时,都以党的事业为重,乐观向上,充满信心。十年动乱期间,他被批斗下放工厂,没处交党费,就自己做了一个红布口袋,每月按时把党费放在里面,把向党的汇报写在...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 我的母亲 备课人 审核人 审批人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理解母亲对 我 的做人训练,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能概括出母亲的形象。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穈锁匙 拧肉 轻薄 眼翳 宽裕 文绉绉 广漠 2 解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