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12 07:13:28 阅读 1831

课题。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灯笼。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灯笼,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朗读课文,合作**,理清课文思路,学习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有关灯笼的记忆,借以抒发情感。

体会作者对灯笼的特殊情感,激起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现在和平幸福的祖国。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文中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对有关灯笼的回忆。体会作者对灯笼的多样情感,并上升到家国情怀。朗读法,小组合作**。

课型新授课。

动态修正。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在今天人们看来灯笼只不过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灯笼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吴伯箫的散文《灯笼》。

二、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他的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早》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炼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三、文体链接。

灯笼,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还有其他意义。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旧时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

又由于“灯”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文中重点字音词意。争讼(sòng)领域(yù)斡旋(wòxuán)..

静穆(mù)怅惘(chàngwǎng)锵然(qiānɡ).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暖融融(rónɡ).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斡旋:调停,调解。

静穆:安静庄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无精打采。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2.数一数,文中提到哪些灯笼?

用于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

3.简要概括一下文中叙述了有关灯笼的哪些事情?讨论明确:(1)没月亮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听讲掌故;

2)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母亲特别预备了小纱灯,并留着消夜食品;(3)村头挂红灯,行好运,为夜行人照路;(4)元宵节凑热闹,看灯笼;

5)族姊远嫁时,在轿前轿后挂灯笼显华贵;(6)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是一种爱好;

7)遥想宫灯的那份孤寂;

8)赞美塞外帐营中的灯笼,豪情满胸。

五、课文精读。

1.第1自然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概括写儿时有关灯笼的回忆。

用“想起……想起……想起……”引导排比句,细数提起灯笼引发的回忆,也引领下文具体回忆与灯笼有关的内容。

3.继续朗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引用母亲的话语,引出关于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的往事,母亲为“我”特别预备小纱灯和消夜食品。

这一句话看似突兀,却表露出母亲浓浓的慈爱。

2)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

早已衰败。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结合文章,分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情感态度?

1)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2)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5.总结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六、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由小孩喜欢火、亮光引出下文有关灯笼的回忆。第二部分(2~9):叙述记忆中种种有关灯笼的往事。

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我”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表现出“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八、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

灯笼。一 新课导入。卢照邻的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二 学习目标。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点 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 灯笼 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难点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

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导学案

夹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新授课导学案。班级姓名组 号导学案编号 9h上 八 01教学课题 灯笼。一 复习旧知 检查预习 5分钟 回顾上节课基础知识。二 引入新课 出示目标 2分钟 学习目标 理清思路,了解灯笼的对于那个年代人的重要意义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学习重点 品读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学习...

部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教案

思慕 m 幽悄 qi o 霍骠姚 pi o 怅惘 ch ng w ng 锵然 qi ng 燎原 li o 熙熙然 x 暖融融 r ng 马前卒 z 神龛 k n 犬吠 f i庞大 p ng 2 词语解释。斡旋 调停,调解。家来 方言,即回家来。垂珠联珑 悬挂 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幽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