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段考古文复习

发布 2022-12-23 23:54:28 阅读 9802

四、**设问猜押。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答:文章光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進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文末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答: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1)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s课后习题)变式提问: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

答: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她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

特色,所以接看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山险,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2)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裳有什么作用?

答:渲来秋天萧瑟的氛圆,表观三峡的凄关,表观作者对三峡渔民艰险生活的悲悯。

(2016滑县一模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生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来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精和省里,林润有,常有高长啸,属引凄异,空谷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垂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西南山水,惊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道之险,水有塘、滟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句日不见其最际。

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胆为之掉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思淌说,舟一失势尺寸,辄层碎土沉,下饱鱼整。其难至如此。注:

①:忧虑。②果:

抖。③3波恐:形容波涛很大很凶。

④诡:指怪异的旋流。⑤摩碎:

份碎。1.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语段(一)中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请分析其妙处。(3分)

素”体现了水流之急、之浩大。“绿潭“体现了水的颜色,表现了绿潭的清凉、幽静。回清倒影,表明了潭水的澄激,进一步表明了水流的湍急,潭水的清幽美。

“素”“绿深”,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

4.语段(二)中”跨马行,则篇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与语段(一)中哪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两岸连山,路无阙处;语段(一)是为了突出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语段(二)是为了说明山的高深。

二、(2016平顶山二模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薛(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美: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语段(一)中“良多趣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水的湍急、清澈;山势高峻;草木繁盛;悬泉瀑布。

4.道元描写三峡,吴均描写石门山,两者相同的景物有哪些?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者都写了高山、绿水、荣树、猿啼,都寄寓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201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详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冬之时,则素绿潭,回清倒影,多生怪柏,悬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①,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

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以上。

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苦噬,蟠孥撑住,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萦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

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其上有石屋二:

大可坐十人,小可坐。

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懔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啸者,惫而者,恐而响者,怕然若有乐者,然俯仰感,若有者:虽所遇不同,然某不皆有得也不,。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3.语段(一)中郦道元描写“春冬”景物后感慨道“良多趣味。你认为这里所说的“趣”指什么?说说看。(3分)

全文的写作重心都集中在“险”上。②因“险”而使得“春冬”季节的山、树、泉、石等具有骇人的特点。③“春冬之时”(即三峡的枯水期)的景物有“清荣峻茂”之象,因而使作者感到有“良多趣味”

4.两个语段中,作者各描绘了哪些美景?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语段(一):①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②水:

夏季水流汹涌,春冬之水的清澈。语段(二):①怪石:

似站似躺,似搏斗似咬人,互相支撑,不可名状。②泉水甘甜清冽。③山崖:

窄小险峻幽深黑暗。

四、(201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号声泪沾。”过慈光寺,从在上。石峰环,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疏木草耳中,仰尼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

数里,级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浙冰,得一孔,置前,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丈,低仅数寸,平顶短,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天而下,俱合零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等何由得上也?”且言:

“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尚未通,唯莲花涧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重岩叠峰,隐天蔽日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漱:冲荡。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语段(一)中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要概括。(2分)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连绵高峻);写“水”,突出夏季水流汹涌(或:壮美),春冬之水的清澈(或:秀美)。

4.两个语段结尾都有语言描写,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语段(一)是为了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语段(二)以一群僧人的惊叹来反衬登山者要勇于探险的精神品质。

记承天寺夜游

四、**设问猜押。

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sj课后习题)

答:“月色入户“透露其门庭冷落,“念无与为乐者透露其交友之稀但少闲人如吾西人者耳“更是透其闲的状态。

2.写作技巧类。

1)想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段话所描绘的情景,并简要分析作者运用比喻的妙处。变式提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了什么修辞?

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示例:作者在描写月色时用了隐喻的手法,以水喻月,隐去了比喻的本体,不见一个“月”字。

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出月色之清:然后写水中之物,“藻、若交横”纵横交摇曳生姿,可以推想出月色之明;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

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片柏影入,作者无疑是咏月的高手。

2)请写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答:景物描写的句子:①月色入户。

“入户“二字把月无拟人化,月光似懂得“我”寂寞之心,“入户”慰藉“我”,写得自然而生动。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喻修辞。把皎的月光比作青激的池水。把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例面描写相结合,形逼真地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

3.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s课后习题)变式提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八年级古文复习

初二语文古文复习讲义姓名。21 孟子二章。文言文富贵不能淫 翻译。景春说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 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 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 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

八年级上语文古文复习

桃花源记 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 缘溪行2 便扶向路3 芳草鲜美 4 落英缤纷5 渔人甚异之6 欲穷其林7 便舍船 8 仿佛若有光 9 才通人 10 欣然规往11 俨然 12 桑竹之属 13 阡陌交通14 鸡犬相闻 15 悉如外人 16 黄发垂髫17 并怡然自乐 18 乃大惊 19 具答之 20 ...

八年级上册古文复习检测题

初三复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测试题。一 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名轲,字 他是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也被世人尊称。本文选自全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二 给加点的字注音。畎亩 傅说 胶鬲 法家拂士 三 解释加点词。1 通假字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2 一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