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

发布 2022-12-21 15:19:28 阅读 2060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写作指导感受真情,揣摩效果。

—以《背影》为例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都在诉说普通人、平凡事,表现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爱。《背影》用独特的视角,抓住细节,用白描的形式刻画,这是人物描写不可多得的一种写作方法。

本文是一篇极好的范文。

学情分析:我们平时的作文也都是在写生活中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学生却总觉得没内容可写,没办法去写。

对于《背影》,学生由“不就买个橘子,值得感动吗”的疑问到随着作者的文字潸然泪下,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所以,带着课文中感受到的真情,再去揣摩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写作。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本文写作的成功之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教学难点:抓住细节,用白描的形式刻画人物教学方法:品读、讨论、实践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引入。

教师活动。由根据课文《背影》编写的《背影》的歌曲,提问学生对课文感受最深的文字。

学生活动学生听歌曲,看歌词,脑海中浮现课文中的画面,感受真情。

提出问题。问题1、《背影》这篇课文感人至。

学生品读课文,思考。

设计意图营造感人的气氛,把学生带入作者描述的情境。细读课文,鉴。

知识与技能:1、品味赏析文章中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2、学习用白描的形式刻画人物。

3、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1、细读课文,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特点。2、组织讨论,**本文写作的成功之处。3、修改片段,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学会观察,感受并描摹家庭真情。

深,平常的人物、平淡的事情到了作者笔下就能催人泪下。难道就是因为感情真挚吗?我们也有情感真挚的事情,为什么写不出这样的效果呢?

请你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背影》这篇课文为什么会拥有“伟大的神力”?问题2:大家的回答从写作内容的选择、写作方法的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进行了回答。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这三个方面总结一下。请一名同学做好记录,并推选代表发言。书中父亲提着橘子蹒跚的背影,已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像一根。

解决问题。敏感的琴弦,一经拨动,便会引发我们无限的感慨。这感人的力量就来自于精心选择写作内容、合理安排写作方法、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从写作内容的选择、写作方法的。

安排、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方面修。

创设情境。改写人的作文,使它也具有感人。

能力提升。的力量。

板书设计。回答。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本文写作的成功之处。并展示讨论的结果。

在交流的过程中,全面理解本文写作的成功之处。

学生根据自己的讨全面理解并掌。

论结果,补充记录。握本文写作的。

成功之处。修改习作,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在实际中运用。

课堂小结这一课我们以《背影》为例,感受真情,揣摩效果,探索如何写出感人至深的记叙文。本单元其它文章也各自有成功之处,在学习过程中,我。

们一定要多读,细心体会,用心揣摩,多加尝试,才能运用自如。祝愿大家最终能拥有“化平淡为神奇”的神力!

家庭作业。1、完善修改的习作。

2、写一写你和父母之间最让你感动的事。

课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7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背影。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具体地记写情景 真切地表达感情的文风和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命题立意以及详略结合 突出重点的写法。2.理解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情,从一个家庭的不幸了解当时社会阴冷 灰暗的世态。教学设想 1.背影 作为全文线索,在文中多次写到,尤以在记述父亲为买橘子而过铁道那个...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2

背影 教案。教学重点 1 父子情深 主题 2 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3 摄取闪光的选材构思方法。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当有人请你给他照张相时,你是摄他的正面 侧面还是背面?正面 大家的想法被众多的摄影师所赞同并采用。其实,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一样,常做正面描写,可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背影》教案

背影 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读读写写和课文 现的重要词语。能力目标 1.学习体会通过人物动作刻画形象 展现人物心理的方法。2.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二 重点难点。重点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