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

发布 2022-12-18 08:03:28 阅读 8771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长城谣。课时安排。

教材简析。长城谣》是《现代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诗歌通过对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讴歌与赞美,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全诗篇幅较短,共三节。第一节,诗人用数十个字,概括了几千年来长城上发生的是是非非,凸显了长城的沧桑之感。第二节,诗歌抒情的主体部分,抒发了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三节写诗人梦回故乡,感受梦中故乡的美好。1、了解作者基本情况,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2、认识诗歌形式多样性,感受诗歌语言之美。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基本情况,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认识诗歌形式多样性,感受诗歌语言之美。

首诗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基本情况。要引导学生体会游子的乡思、乡愁,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由于台湾和祖国大陆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乡愁这种情感具有空前广泛的代表性。

作者把抽象的情感寄托在具。

教学流程。体可感的物上来表达,而且表达朴实自然。因此,学习本诗,重在体会情感,把握意象,品味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合作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对本诗的理解,要求学生以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为主,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资源选择、**使用及分析。

一、情境导入透过这首歌,我们仿佛看到了演唱者那颗炽热的中国心,感受到了那份浓看图听歌浓的思乡情。其实,苦苦思恋着祖国的还有许多人,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台湾作家——席慕蓉,走进她的《长城谣》二、作者介绍席慕蓉:女诗人。

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出生于四川,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台湾师范大学。

艺术系。2023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认识作者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后多次获多种绘画奖。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并配以长城的**,歌词用文字打出,营造深沉的氛围。

多**显示席慕容资料集**。

三、分析诗歌内容。

1、**诗歌朗读录音,学生初步感知诗听录音歌内容。

2、**舒缓的、略带哀愁的**,学生自由读诗歌自由朗读,大屏幕出示重点字词及字音,进一步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3、明确《长城谣》的体裁。根据诗歌内容的侧重和运用表达方式的不同,诗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

本诗属于抒情诗。4、抒情诗的主要特征:咏物抒怀。

其中的“物”——意象(即用具体的物来寄托和抒发心中的情)。5、问:本诗中主要意象有哪些?

找出本首诗经**后明确:“你”(长城)、黄河、敕的意象勒川、阴山。

6、诗人借长城这个意象向我们诉说了什说说长城这么?一意象经**后明确:长城——诉说了华夏各族互相征战、杀伐的历史,以及诗人自己对长城难以言表的激情。

7、请同学再深入一层思考,诗人心中的长城,是一座怎样特殊的建筑?思考后,完成填空题填空。

第一节:长城是(华夏各族之间战争、灾难)的见证。

第二节:长城是(故乡、祖国、民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的(思乡、爱国)之情。

8、朗读第三节诗试用一句话概括这节诗的内容。(提示:用什么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经**后明确:借黄河入“梦”表达对故乡的思念。9、如何理解“(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句?

乡愁使我难以入眠,“梦”就是思念和想象,是了解故乡的强烈愿望。3

**配乐朗读。

显示重点字音。

**长城**。

大屏幕显示题目。

10、**全诗的抒情线索和各诗节的抒情重点。贯穿全诗的线索:抒情主线——对故乡的思念。

第一节:追溯历史,凸现沧桑感第二节:依恋赞美长城。

第三节: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长城谣。席慕蓉第一节:追溯历史,凸现沧桑感板书设计。

第二节:依恋赞美长城。

第三节: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包括教。学反思、

教学资源。应用反思)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长城谣》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长城谣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 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二 学习诗歌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的写法。二 课时安排2课时。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朗读 长城谣 一 导入新课 可展示长城 或影片,配舒缓低沉的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

长城谣 语文版 八年级下教案

长城谣 教学实录。附教学后记及教研室点评 执教者 平远县茅坪中学刘琼媛。教学目的 1 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2 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2 学习朗读诗歌。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方法 活动性语文教学法 以 质疑法为主 教学手段 多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石榴》教学设计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一 主备人 李连喜。时间。课题3 石榴。地点。召集人。1课时科任。课时。总第课时 教师。教导处。李连喜。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 现的生字和新词。2 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 表达作用。3 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课外辐射材料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