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教学实录。
附教学后记及教研室点评)
执教者:平远县茅坪中学刘琼媛。
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2、学习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
2、学习朗读诗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活动性语文教学法(以**质疑法为主)
教学手段:多**课件。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师:(唱《长城长》)“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歌?歌词歌唱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在华夏儿女心中,长城早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身在异乡,长城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谁说起长城,都会热血沸腾,隔海相望,与祖国大陆同根生,血肉相连的台湾同胞更是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长城谣》里再次谛听游子的心音。
2、介绍作者。
说起席慕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老师的中学时代,她曾是我们膜拜的偶像。她的诗和散文都写得极美,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有关介绍。(课件展示作者生平,突出她的祖籍,家乡。
)(席慕容,2023年出生于重庆,之后随父亲定居台湾。她的故乡,是她诗中的“刺勒川,阴山下”的那个莽莽苍苍的大草原。可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出生,也不在那长大,更从未回故乡看看。
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她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关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尽情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此诗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写成的。)
二、朗读诗歌,整体把握全诗。
1、教师范读全诗,把握全诗的感情。
1)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在诗中抒发的对祖国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先听老师朗读一遍。
2)读诗要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能把字音读准了,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屏幕上的节奏划分,一起朗读一遍全诗。
3)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说得没错,因为海峡多年的阻隔使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如火如潮。那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这种思念之情的呢?下面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诗。
2、生自由朗读。
1)诗人抒写自己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2)间接抒情要借助具体的物来寄托和抒发心中的感情,这个物就叫意象。在这首诗里主要的意象有哪些?(长城、黄河)为什么要用这两个意象来抒情呢?
生1:因为诗人的故乡就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诗人想到长城黄河就想到故乡。
生2:因为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啊,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寄托乡思乡愁的对象。
诗人借助长城黄河,尽情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请大家再次朗读全诗,把诗人那种思念之情读出来。
三、品析诗歌。
大家已经能把诗歌读得不错了,但是,真要读好一首诗,还需要深入理解、体悟诗人的情感。
当我们与诗人产生感情共鸣的时候,才是我们学习进入佳境的时候。同学们想不想读得更好?那就放飞我们想象的翅膀,到诗歌的词句里去,反复涵咏品味吧,相信大家都有一双独具慧心的眼睛。
老师也融入了小组学习的群体之中。
下面各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一节诗歌,朗读品味,体会诗意,看看谁最懂诗人的心。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生1:我觉得“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写得好,“夺”和“还”说明发生了很多战争。
生2:我觉得“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也说明发生了很多战争。
师:谁发动了这些战争?(生七嘴八舌:皇帝,君主,统治者……)
师: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点燃了一次又一次战争的烽火,或成功或失败。
生3:“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说得蛮不错的呀!谁还有补充?
生4:我觉得“蹲踞”这个词用得好,写出了长城卧在崇山峻岭中的形象。
生5:我从“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这句中读出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
师:为什么这样说?(生沉思)谁“悲”谁“欢”?
生5:百姓悲,统治者欢。师:不管是赢是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有谁要谈谈?
生6:老师,我有个问题,“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诗人为什么要用“你”而不用“长城”?
师:对呀,为什么要用“你”称呼长城,你是第几人称?(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
生7:我觉得用第二人称比较亲切,就好像是面对面跟长城说话一样。
师:说得可真好!面对面地倾诉自己火热的衷肠!
生8:老师,我也有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用“无情”“冷眼”来形容长城呢?
师:你要老师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请同学来回答?
生8:我想请xx同学来回答,好吗?
生9:(羞涩地摇摇头)
师:有谁能帮帮她?
生10:我觉得“无情”是说长城这个建筑本身是无情的,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长城感情,就像一个人在客观冷静地看待长城内外发生的战争。
师:喔!就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智者,在冷眼看着人世的朝代更替,沧桑变迁。很好!那么“冷眼”呢?
生10:“冷眼”是说长城就像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冷眼看着人间的战争。
生11:老师,我觉得“冷眼”还表明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师:说得可真棒!大家鼓励一下。(生齐鼓掌)
千百年来,长城目睹了中华大地上的征战与杀伐、人世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荣辱成败,而这些已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唯有长城依旧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中,冷眼看古今,作历史长河中的见证者。作者用“蹲踞冷眼看”客观地刻画长城的形象,借此咏叹历史的短暂与长城的永恒,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使下面所抒发的乡思、乡愁更深沉、凝重,包涵历史责任感。
我们在朗读这一节诗的时候,应该读得缓慢、低沉,突出长城饱经沧桑之感。
指名朗读。好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师:长城饱经沧桑,然而诗人对它却充满了无限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说到她,想到她,提起她,便思绪万千。
诗人在第二节诗里是怎样抒发对长城的赞美和依恋之情的呢?我们接着品析第二小节。
生1:我觉得“总”字好,“总”是每时都这样,表明诗人每时每刻记着长城。
师:日夜牵挂着长城。说得不错。
生2:老师,我有个问题。诗人为什么对长城会“唱不能成声,写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便有烈火焚起”?
师:对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烈火”是指什么?是真的有把火在熊熊燃烧吗?
生:不是,是指诗人炽热的情感。
生3:我觉得是因为在诗人心中,长城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象征,诗人想起长城,实际是想起了祖国,诗人深爱着祖国,所以才会有这种炽热的感情。
生4:我觉得“唱不能成声”是因为长城上下发生了太多的战争,诗人想到长城就想到了这些战争。
生5:我觉得“烈火”除了是指诗人炽热的感情外,还有对战争的愤懑、憎恨。
师:说得太好了,说起长城,说到长城上的血泪史,泣不成声啊!
谁还要说说?(生举手)生:“万里的躯体”“千年的面容”指什么?
师: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太难吧?谁能帮帮她?生:“万里的躯体”是指长城绵延万里,“千年的面容”是说长城的历史悠久。
师:一个是指空间距离,一个是时间跨度,说得对。还有问题吗?
在这里,长城已不是一个“无情的建筑”,而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长城“千年的面容”“万里的躯体”,加上“云”“树”“风”……共同构成一副莽莽苍苍的山河画卷,那是诗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那是诗人朝思暮想的故乡,那是诗人深深眷恋的祖国啊!诗人在这一节诗里是抒发了对长城的赞美和依恋。我们读这一节诗的时候,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语。
调朗读才能传达出诗人的感情呢?
生5:我觉得应该以高昂、热烈的情绪读,语速逐渐加快。
师:你能给大家读读吗?(生5读,齐鼓掌)
师:经历了烈火的燃烧,诗人的情绪到达了巅峰,思绪转而飞到了她魂牵梦绕的家乡——内蒙古大草原。那里是诗人祖先居住的根,然而,因为政治的阻隔,她甚至从未与故乡谋面。
在她的心中,只有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描绘故乡的画卷,在她的想象中,故乡美吗?你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感觉到?
生1:在诗人的想像中,故乡很美,我从“今宵月色应如水”可以感觉到。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人想像中的画面吗?(生摇头)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人想像中的故乡的画卷?
生2:在诗人的想像中:阴山下,茫茫的大草原,明朗的夜晚,月亮在空中悬挂,如水的月光倾泻而下,故乡的山水在月光下显得朦朦胧胧,如梦似幻。
师: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卷啊!多想回家看看,无奈,“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只好展开遐想,放飞思绪,梦回故里。
一生举手。师:你还有问题是吗?
生3: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不眠的梦”怎么理解?
师:睡着了才能做梦,“不眠”怎么有“梦”呢?谁说说?
生4:我觉得诗人是希望有梦,在梦里回故乡,但是又睡不着,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于入眠。
师:想你念你辗转反侧,何日才能相见,何时能回你身边呢?全诗至此,一位游子深沉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谁能把诗人的这种如梦似幻的乡思乡愁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来呢?(一生范读,师评价)
师:到此,我们已经把全诗的诗意进行了解读,对诗人的情感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大家能否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呢?老师给大家配上**。
全班齐读。师:读了这么多,我们试试看有谁能把这首诗背诵出来,好吗?
指名两生上台背诵。
四、作业。1、古往今来乡思乡愁被人们反复咏唱,你还知道哪些乡愁诗,把它们搜集整理出来。
2、课外阅读席慕容诗,说说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育青校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长城谣》教学后记。
刘琼媛。诗歌教学历来提倡多读,为此,在课上我设计了大量的读的环节,有老师的范读,有学生的齐读、自由读、指名读、竞赛读,并要求学生做到当堂背诵,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整节课下来,读贯穿了始终。
上课一开始在舒缓的《思乡曲》**中,教师充满深情的朗读,把作者那思念亲人、眷念祖国的无尽愁思恰到好处地展示出来,同学们深深地被感染了。接下来的诗歌欣赏、朗读、背诵,便水到渠成了。整节课,老师的充满激情的话语、表情、动作,让学生始终笼罩在浓浓的乡愁之中,与诗人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学生由开始的只能读准字音节奏,到接下来的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较好地把自己的理解体悟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再到最后的有感情地背诵,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我认为最成功的一点就是老师自身始终充满的激情,为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情。
感氛围。但是在赏析诗歌的过程,当学生不能回答到问题的实质时,因为担心陷在这个环节中走不出来而造成拖堂,结果不是想着怎样有效地去启发学生,而是马上转向别人,没能很好地体现出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导”的作用,同时也是老师的教学机智不够的表现。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另外,对于文本解读的重点,我把这首诗定为是诗人的一曲乡恋之歌,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学生往这个主题引,我以为这种情感基调对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是易于接受和认同的。其实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诗人对于历史的深重追思、反省,对祖国民族的祝愿等方面的情感我未能引导学生深入地去体悟,这是较大的缺陷。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因为本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还不到两年时间,在课堂教学方面,我还存在很多不足。这次参加县优质课评比活动,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真挚的指导和中肯的鞭策,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向他们致以我最真诚的感谢。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县局教研室的黎红明副主任和我们学校的李育青校长,他们的鼓励、支持和指点,犹如一束温暖的光,照亮着我坚定前行。
滴水瓣花总关情,点点滴滴到心头。再次感谢大家,我将在语文教学道路上继续前进,演绎一条精彩的语文之路!
教研室点评:
中小学优质课验收评比,我县每学年进行一次。通过评比,锻炼了教师们的教学能力,也因此发现了许多人才。
这次为期八天的全县中小学优质课验收评比,同样又发现了一批人才。茅坪中学语文老师刘琼媛在参赛中有出色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其课例主要有以下优点: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长城谣》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长城谣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 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二 学习诗歌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的写法。二 课时安排2课时。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朗读 长城谣 一 导入新课 可展示长城 或影片,配舒缓低沉的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
语文版八年级下教案
26.岳阳楼记何明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学习本文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本文叙事 写景 抒情 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 品味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 自主学习,掌握文言词语,熟练翻译课文 3 讨论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长城谣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长城谣。课时安排。教材简析。长城谣 是 现代诗两首 中的第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抒怀 反观历史的抒情诗。诗歌通过对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讴歌与赞美,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全诗篇幅较短,共三节。第一节,诗人用数十个字,概括了几千年来长城上发生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