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5 4 2细菌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版

发布 2022-12-15 17:13:28 阅读 6464

《细菌》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作为分解者,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教材从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细菌的基本知识。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2、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3、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电子显微境下的细菌**,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2、**教师展示的细菌**的**和课件,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2.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对科学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意识到讲究个人卫生的必要性。【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特点和细菌的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的营养方式;2、细菌的生殖方式。【教学难点】

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

2、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第2页):

1)细菌的菌落一般呈什么颜色?它的表面有什么特点?一般呈白色。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2)真菌的菌落呈什么颜色,有哪些形状?

有红、褐、绿、黑、黄等,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等。

2.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复习提问:

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2)什么是菌落?细菌菌落和霉菌菌落各有哪些特点?(3)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通过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突出了重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质疑:大家了解了细菌的菌落特点,作为单个的细菌,其形态、结构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的问题。二、细菌的发现。

17世纪后叶以前,人们并不知道细菌这样一类生物的存在。那么细菌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课件第4-7页)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怎样证明肉汤内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尝试回答人们为什么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父”?(4)读了以上的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根据书中内容和搜集的资料,提取有用信息,对问题作出解答:(1)列文·虎克制作了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在观察各种微生物的时候,无意地从一位老人的牙垢中发现了许多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它们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他将这些微生物绘制成图,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上,从此,人们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2)巴斯德设计了巧妙的一组对照实验,把有无细菌进入作为唯一变量。教材59页图v-30就是他演示的实验和作出的精彩说明。

3)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真菌的一种),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正是有了这些成就,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4)列文·虎克能发现细菌,是因为他用了显微镜,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观察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生物学的进步;显微镜的出现离不开物理学的进步,因此,生物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越来越来紧密。

小结: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

基础上的。同学们只有努力学习、涉猎各科知识,在平时积极训练自己科学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做好实验,为将来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细菌的形态:

细菌很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所以我们虽然时时刻刻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那么,它们的形态到底是怎样的呢?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细菌形态**(课件8-9页),请部分同学到讲台前用显微观察细菌永久涂片,并引导学生对细菌的形态进行讨论、交流。

小结:细菌的个体非常微小,其形态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例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2.细菌的结构(课件10页):

教师展示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的结构**,提出以下问题:

1)一个细菌有几个细胞构成?根据“观察与思考”图示,请说出构成细菌的细胞有哪些结构?

2)有的细菌生有荚膜或者鞭毛,请推测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3)观察植物细胞模式图和细菌结构示意图,讨论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请以**的形式展示出来。

学生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观察细菌细胞结构,经小组同学讨论,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然后班内展示。

回答:(1)一个细菌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构成细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还有荚膜或者鞭毛等结构。

2)有些细菌在细胞壁的外面生有荚膜,主要起一种保护作用;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3)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结构比较表(课件11页):

比较项目。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菌细胞有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荚膜、鞭毛。

动物细胞有有有有。

植物细胞有有有有液泡、叶绿体。

基本结构。特有结构。

小结:植物细胞和细菌结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虽然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提问:

(1)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的?(2)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是什么?

3)从细菌的结构上看,细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你能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吗?回答:(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2)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是具备光、叶绿体等。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细菌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教师强调: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为异养。四、细菌的生殖。

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展示课件13-14页,请学生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生殖方式的?

(2)芽孢是怎样形成的?芽孢的形成对细菌有什么意义?(3)细菌有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密切的关系?

(4)请你讨论分析并尝试回答形成的芽孢属于生殖细胞吗?

教师指导学生联想七年级所学习的有关细胞**的知识,**大屏幕上展示的细菌的**生殖**,**过程的录像。理解细菌**的速度之快,经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后得出结论,全班展示回答。

回答:(1)细菌是靠**进行生殖的,也就是。

一个细菌**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一次,由此看出细菌具有惊人的增殖速度。

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3)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细菌能够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4)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因为一个细菌在环境不适宜的状态下只能形成一个芽孢,而一个芽孢在环境适宜时,又只能萌发成一个细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细菌数目的增加,所以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它只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

质疑:细菌具有惊人的增殖速度,但是我们的地球为什么没有被细菌所充满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菌的适应性、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细菌繁殖速度虽然相当快,但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营养、气体、代谢产物等影响,细菌很难快速繁殖;繁殖产生的细菌有的不能适宜各种环境,很快就会死亡,例如一般细菌在100℃的高温下几分钟就能被杀死,有些细菌甚至在阳光下照射一会就能致死。五、课堂小结。

由一个细胞构成,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还具有荚膜、鞭毛。

**生殖,条。

件适宜时,每半小时**一次。

生殖。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营养方式细菌。

结构。形态。

微小,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八年级生物细菌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细菌 教学设计。天华中学朱海敏。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了解细菌的形态类型 基本结构 营养方式和生殖特点。理解细菌的主要特征。2 能力目标 通过书籍 杂志 网络来搜索有关细菌的各种资料,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通过巴...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细菌

3eud教育网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细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1 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 能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二 技能目标。1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 归纳 推理等思维能力和设计...

八年级生物细菌

第二节细菌。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 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3.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