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2 2

发布 2022-12-13 05:02:28 阅读 3109

这样奸邪之谋不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点拨:重点理解“兴”“乱”“贼”“作”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大道之行也》一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这部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共49篇。其中“礼运”部分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人名)答问的著作。

第25课杜甫诗三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眦zì 搔sāo 簪zān逾yú 妪yù 幽咽yè

点拨:注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造化钟神秀钟:聚集2)决眦人归鸟眦:眼角。

(3)会当凌绝顶会: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老翁逾墙走逾:越过6)三男邺城戍戍:防守。

(7)二男新战死新:最近8)夜久语声绝绝:消失,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中表明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写错。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默写《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2.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第26课三峡。

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quē 曦xī 襄xiāng陵湍tuānyǎn 漱shù 属zhǔ引凄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夏水襄陵。 襄:上。 (2)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4)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实在。(6)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7)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1)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点拨:这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等四季景色。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人名),北魏(朝代) 地理学家(称谓。

第27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颓tuí 鳞lín 藻zǎo 荇xìng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3)晓雾将歇。 歇:消散。(4)夕日欲颓。 颓:坠落。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6)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7)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见底。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谈论。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点拨:重点理解“康乐”“与”等词语的意思。

(4)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念”“为”等词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像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织纵横,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点拨:这是个比喻句,要弄清本体和喻体。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点拨:重点理解“但”“闲人”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答谢中书书》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人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人名) 南北朝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称谓)。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艨艟méng chōng 乘骑jì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 lí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方其远出海门。 方:当……时。出:发,起。(2)仅如银线。 仅:几乎,将近。

(3)弄旗标枪。 弄:舞动。 标:树立、举。(4)随波而逝。 逝:去,往。

(5)吞天沃日。 沃:用水淋洗。(6)虽席地不容闲。 容:许,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人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周围涌起,人与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观潮》的作者是宋朝周密。

第29课湖心亭看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毳cuì衣雾凇sōng 沆砀hàng dà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更定。 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 拿:撑,划。

(3)雾凇沆砀。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

(5)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

(6)及下船。 及:等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点拨:第l句是正面描写,第2句是侧面烘托。

(2)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怀念的句子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的皮衣,守在火炉边,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点拨:重点理解“拿”“毳衣”等词语。

八年级上语文22课

神木二中导学案基本格式。年级八课题。学习1 了解作者和 说 这种文体的特点。2 朗读课文,能够感受到文学的美,试着当堂背诵,结合注释,领会文章内容。班级。22爱莲说。分课时。学科2 总课时。语文。自主学习。4.作者写的难道仅仅是莲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还歌颂了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

八年级下册语文22 爱莲说

22.爱莲说。一导学目标。1.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2.把握词 语 句,疏通文意。3.理解正反衬托的运用。二 导学准备。1.了解文体。说,是一种 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 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 颇为相似。2.回顾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托物言...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爱莲说》说课稿及教案

爱莲说 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 爱莲说 现就该课的教学设计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地位及作用 爱莲说 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九年教育四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六单元 短文两篇 的第二篇,这篇讲读课文在全册古文教材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承 陋室铭 这与其有很大的区别 即它能综合运用记叙 描写 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