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通关

发布 2022-12-09 18:23:28 阅读 9118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 大于0 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 -或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非正数即负数或 0 ;非负数即正数或 0 。

3.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已知一个量用正数表示时,那么与其相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表示,反之亦然.如我们习惯把“上升、前进、 收入、零上、节约”记作“ +那么把下降、后退、支出、零下、浪费记作“ -

1.2.1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绕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 分数 ;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可按正、负性质分类,也可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整数 0

正分数负整数

有理数 0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负有理数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2.2数轴。

1.规定了单位长度 、 原点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2. 数轴的画法:先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 ,用数0表示;一般选取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 ,并用箭头表示,根据需要取适当的长度作单位长度 。

3.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 一般地 ,若a是一个正数,则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 -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除0外的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

3. 相反数的求法:在任意一个数的前面添上“ -号,所得的数就是原数的相反数.

4.把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的符号由“ -的个数决定,若“ -的个数为偶数个,化简结果为正 ;若“ -的个数为奇数个,化简结果为负 。

1.2.4 绝对值。

1.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记作∣a∣。

2.绝对值的性质用语言叙述为:

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

2)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3) 0的绝对值是 0 。.

用式子表示为:

当a>0时,∣a∣= a ;

当a<0时,∣a∣= a ;

当a=0时,∣a∣= 0 。

3.绝对值具有非负性:任意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即绝对值具有非负性,∣a∣≥0.

1.2.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数轴上表示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有理教由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2.利用法则比较有理的大小,法则:(1) 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 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

1.3.1有理加法法则。

1.有理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2.计算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时,先要确定和的符号 ,再用每个加数的绝对值按法则计算。

1.3.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 a+b = b+a ,加法结合律: a+b+c = a+(b+c) 。

2.多个数相加时,运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一般思路:

1) 互为相反数相加;

2) 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即“同号结合法”;

3)“同分母结合法”;

4) 几个数相加得整数,即“凑整法”;

5) 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即“同型结合法”;

6) 带分数相加时,可以先拆成整数和分数,再用运算律相加,即“拆项结合法”等。

1.3.2有理数减法法则。

1.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2. 用字表示减法法则为: a-b = a+(-b)

1.3.2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多个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

1) 减法转化为加法 ,如:a+b-c-d = a+(+b)+(c)+(d)

2) 省略括号与加法 ;

3) 利用加法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

2.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通常将加号省略不写,同时去掉每个加数的括号 。

1.4.1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0 。

2.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数a(a≠0)的倒数是 ['altimg': w': 16', h': 43'}]0的倒数不存在 。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符号相同,乘积为1;要与相反数区别开,相加和为0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之都成立.

1.4.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积相等.即a×b = b×a 。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 = a(bc) 。

3.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a(b+c)= ab+ac ,有时也可以逆用:a·b+a·c = a(b+c) 。

1.4.2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得 0 。

3.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通常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 ,然后确定积的符号 ,最后求出结果。

1.4.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按照“ 先乘除,后加减 ”的顺序进行,若带有括号,则先算括号内的.

2.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一般按式子所表示的顺序进行即可,其中要注意符号键 [,的使用.

1.5.1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叫做底数 ,n叫做指数 。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读作 a的n次幂 ;an看作a的n次方的运算时,读作a的n次乘方 。

2.乘方运算与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确定幂的符号,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数次幂是 0 。

1.5.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 ,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

1.5.2科学记数法。

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 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为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指数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 。

1.5.3近似数。

1.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是准确数,与实际接近而不等于实际的数是近似数 。

2.用“ 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什么位,就说精确到什么位,近似数最末位的数字在什么位上就表明精确到什么位,即近似数的精确度.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 ,可以用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

2.1单项式。

1.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及次数:

(1)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2)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确定单项式系数应注意两点:

(1) 注意单项式的系数包含它的符号;

(2) 注意一些表示常数的字母是单项式的系数,如π。

2.1多项式与整式。

1.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1)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 多项式的项:多项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有几项就是几项式;

3) 常数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整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3.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

2.2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它们分别是(1) 所含字母相同 ;(2) 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 。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作为结果的系数 ,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2.2去括号。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 ,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 ,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

2.2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 ,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

2.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将每一个整式括起来 ,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

新初一数学上册必考知识汇总。之前老师跟大家分享的是初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注意的事项,这次整理的是各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及相关题型,还没预习的同学要趁着暑假最后的时间为新学期多做准备,已经预习过的同学可以对照着巩固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想一想 零是...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 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2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中考资源网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试管 ...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 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2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中考资源网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试管 是少量试剂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