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学们,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如果把3:6 = 2:4这个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该怎么写?
教师:是这样吗?教师板书 :
教师:你知道现在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吗?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教师: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会怎样呢?
教师:结果会相等,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师:因为在分数形式的比例里,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是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流程4:教学“试一试”
教师:刚才我们在一些比例式里初步发现了比例的规律,然后又通过大量的例子验证了这个规律的正确,那你现在能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吗?下面我们来看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的题目。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教师:请大家先想一想,在括号里填一填,然后把组成的比例写在横线上。
课件出示答案。
教师:两个内项1.8和0.
5相乘得0.9;两个外项3.6和0.
25相乘也得0.9。所以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3.
6:1.8=0.
5:0.25或0.
5:0.25=3.
6:1.8
教师:以前我们是根据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或把它们化简后的比是否相同来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呢?
教师:我们就可以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流程5:完成“练一练”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个练习。
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
教师读题: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教师:第一组中的4个数可以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有:18=4:6。
流程6: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这节可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用途呢?
流程7:完成练习十第1题。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看课本46页第1题,先读一读题目要求。
教师:请大家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教师:第。一、二、四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你判断对了吗?
第一组可以写成这样的比例……第二组……第三组……。
流程8:完成练习十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
教师:(1)请大家先想一想第一个小问题,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吗?如果可以请把这个比例写出来。
教师:航模组男、女生人数的比和美术组男、女生人数的比能组成比例,是18:15=24:20
教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说说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流程9:完成练习十第3题。
教师:我们再看一题。
课件出示题目。
教师:请你根据图中的一些数据组成比例,并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组成的比例有很多,例如:15=4:5等。
教师小结:我们只要根据三角形边的对应关系来写,写出的比例就一定是正确的。
流程10:完成练习十第4题。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课本46页第4题。
课件出示答案。
教师:你的括号里是这样填的吗?填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填的时候只要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个规律来思考,比如第一题可以算出两个内项的积是48,那么两个外项的积也一定是48,8乘6得48,所以括号里就填6。
教师: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比例
第4课时解比例。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例5 试一试 和 练一练 练习七第5 9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 多 教学过程 一 基础训练,引入新知。教师 前面我们学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3教案苏教版
解比例。课题。解比例。课型。新授课。1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2 灵活运用求比值的方法或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目标。3 稍复杂的解比例的式题。重点难点。重点 学会解比例。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学生活动方式。分组方式 自然分组。活动方式 小组合作,说说解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案
第3课时反比例。教学内容 反比例。教材第47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2.让学生经历反比例意义的 过程,体验观察比较 推理 归纳的学习方法。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的特点,进而抽象概括出反比例的关系式。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