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2-02 17:09:28 阅读 6277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

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

1、本诗包括题目仅32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象画面。

4、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情境创设,加深理解。

这船家可是个热心人,一大早就来叫张继了:张公子,张公子,起床了吗?哟,看你眼睛通红通红的,怎么?昨晚没睡好?你没睡好,那你在做什么?

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七、自由背诵本诗。

三年级语文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 教案2 三年级语文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朗读并背诵全诗。2 在诗句中体会作者淡淡的旅愁。3 比比谁收集的古诗多。二 教学准备 课件 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词。三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谈话导入。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折头,你...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行》和《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说明 三年级上册第三课的 山行 和 枫桥夜泊 虽然都是描写秋天,但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却大相径庭。学生能体验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绪变换吗?能在自己的习作里试着感受景物的情绪么?为了便于比较,把练习一的 夜书所见 提上来,故成古诗三首。一 从韵律中比较诗的情愫。1 检查,能不能把诗读得像唱得...

三年级语文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枫桥夜泊 教案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枫桥夜泊 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9课 古诗三首 中的第一首诗,它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诗人通过月落 乌啼 寒霜 钟声等意象,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愁绪。教学目标 本诗所在的第六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优美的 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