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熟悉的人”就是平时与自己经常打交道的人,比如:
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和老师朝夕相处。那么“熟悉的人”有小伙伴、老师等;
在家里,和爸爸妈妈或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生活在一起。那么“熟悉的人”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在其他场合,我们还会和亲戚、邻居打交道。那么“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姑父、姑妈、舅舅、舅妈、邻居等。
你准备选择哪一个来写呢?
习旅程第二站──“作文列车”讨论厅【打开思路,选择事件】
小朋友:老师,我与熟悉的人之间的事情太多了,怎样去写呢?
老师:我们这次的作文关于写的事情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也就是这件事必须是“值得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值得写”吗?
小朋友:“值得写”是不是这件事情有趣、生动、有意义呢?
老师:是的!“值得写”的事就是自己熟悉的事情。
所谓熟悉的事,就是指亲身经历的、认真观察过的、感兴趣的、有感受的事情。简单地说,这次作文是写一件难忘的事情。就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使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而且还要注意是写“一件事”,不是两件、三件。
小朋友:哦,我明白了!写“熟悉的人的事”就是写“熟悉的人”的“熟悉的事”。
老师:是的!小朋友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与小伙伴在一起说自己熟悉的事情时,总是讲个没完没了,为什么?因为“熟悉”。加入让你说一说你不熟悉,而是陌生的事情时,恐怕小朋友们就会支支吾吾地说不上几句话了。
小朋友:哦!老师,我知道了“熟悉的事”是怎么一回事了。
比如有一年的冬天我生病在家特别孤单。这时,小朋友们都陆续地来看我了,今天这个小伙伴带着水果来看我,明天那个小伙伴带着图书来看我,还有的小伙伴带着玩具来看我……我们家在我生病期间成了欢乐的地方,这件事情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而且我也不会忘记小伙伴们对我的关心,这样的事情就是“熟悉的事”“难忘的事”,是吗?
老师:对!我们这次作文的要求就是写一件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人一事”类的描写。
小朋友:“一人一事”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
老师:我们写事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出所写的人的性格、品质。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求将“事”和“人物的品质”相互一致,不形成“两张皮”。
我们可以从分析事情入手,从事情中去找人物的品质。在描写的过程中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也就是说,叙述要完整。
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着重刻画人物的言语和内心活动,这就是在记事中写人。为了使大家对人物有总的印象,有某方面的突出印象,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简单介绍一下对某人的总的印象和与事情有关的情况,也可以倒叙开头,对某人事情进行回忆。
小朋友:老师,你刚才说要写好事情的发展变化,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
老师:任何人做的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小朋友们要把一件事写具体,就必须抓住事情的变化来描写。首先,小朋友们写事时就应该想一想,不同的时间有哪些不同的情况,不要只盯住某时某刻的情形,而不去注意事件随时间变化的发展。
一件事发展的过程,就时间而言,可能几分钟,几小时很短暂,也可能几天,几个星期,比较长。其次,任何一件事同样伴随着地点的更替而变化。因此,小朋友们在叙述一件事时,也要认真考虑一下,不同的地点,事情有哪些变化。
这样去认真想了,再动手去写,事情的经过自然就写具体了。小朋友们在记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时,应抓住事情的矛盾变化把情节展开,文章内容才会使人感到生动、难忘。例如,写“拖地”,就要写遇到了哪些困难?
自己是怎么解决的?把解决这些困难的经过写清楚,这件事就很具体了。
这些都想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学习课文,借鉴方法】
小朋友:老师,你说过,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些都必须写得准确、鲜明,符合不同人物的特点。如果将人物的行为、语言夸大、缩水,会缺乏真实性,会失掉人物特点,让人感到虚假。
那具体怎样才能做到描写得当呢?
老师:为了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描述事情的过程中概括介绍人物外貌、对话、行动、心理活动的描述。比如《灰雀》中当列宁询问孩子是否见到灰雀时,孩子回答“没……我没看见”,从这种吞吞吐吐中,可以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孩子有关。
但是列宁没有去批评、斥责孩子,而是通过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受到了震动,于是说出了“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的话。列宁已经知道灰雀的消失与男孩有关,但是他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而是通过自己对灰雀的担心来感染男孩,引导他认识了错误。
列宁问:“会飞回来?”
文章的最后,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个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小朋友:哦!明白了!作文中,我们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吗?
老师:对!我们在通过对话以及对话细节的描写达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得人物的品质表现得更加突出,比如《小摄影师》中类似的对话细节描写也有许多:
孩子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后,高尔基问“你怎么了”,这不仅反映出他对孩子的突然表现迷惑不解,更有一种关心在里面。
当孩子跑出房间后,高尔基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这反映出他主动帮助男孩的一片爱心。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大声喊道”“孩子,回来”呢?它反映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听不见的急切心情。
文章最后,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是个小男孩吗?
”高尔基问。高尔基最后对秘书说:“请转告他,我很忙。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从中可见高尔基对**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
小朋友:我知道了,在写人物对话时,我们还可以抓住对话过程中的细节来描写,比如神态、动作等方面,是吗?
老师:对!这样写,就会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得鲜明,人物的品质特点更加得明显。比如《我不能失信》就是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性格特点的: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明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扑空会使自己对不住小珍;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的话(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时“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所以说,描写一件事中人物的所作所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就是说,让读者觉得这个人是与别人不同的,是真实存在的,这样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否则,“千人一面”,读者看过就会忘记了。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什么样的思想做出什么行动,什么样的动机有什么心理活动,都必须写得准确、鲜明,符合不同人物的特点。
拿我们要写的这篇习作来说,应该怎么来列提纲呢?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提纲)
开头:介绍熟悉的人的大致状况(可以通过外貌的描写也做一个交代)
中间:重点是典型的一件事。
1.起因(熟悉的人做一件事的原因)
2.过程(抓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
结尾:总结熟悉的人的性格品质。
小朋友:哈哈!真开心。我学会了一个好方法。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编写童话 习作指导
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实验教材小语第五册课文。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了解这个童话故事的特点。2 指导学生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大胆想象。教学重点。童话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故事编写生动,有趣,反映出积极向上的意...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介绍自己》作文指导课
介绍自己 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西乡县城北小学教师 陈娟。教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介绍我自己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习作要求中这样写到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所以整节课我以 与远方的朋友比一比 交朋友 为情境创...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陈诗。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a.对以写人为主的作文的整体构思,理清写作的思路,清楚要写什么,怎么写。b.学会将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提亮 自己的文章。c.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鼓励多观察多思考身边的人和事,教会孩子将这种思维运用到写作中。需要一个过程 2 过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