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毫米2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1.在实际测量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的过程。
2.体会长度单位毫米的含义,知道1厘米=10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3.
增强实际测量经验,感受数学的发展及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毫米的意义。教学难点: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描述1千米的概念。2.描述1米的概念。
3.描述1厘米、1分米的概念。
当我们要测量更小、更短或要求测量的结果更精确时,用这些单位还合适吗?二、新授:
1.测量橡皮的长度。
1)提出测量要求,让学生测量自己橡皮的长度。
2)交流测量的结果。结合橡皮厚度不到1厘米的情况,引出“毫米”。告诉学生毫米用字母mm表示及毫米在测量中的作用。2.体会长度单位毫米。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直尺,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让学生数一数1厘米中有几个1毫米。
2)交流结果,得出:1厘米=10毫米或1cm=1mm
3)让学生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了解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3.小组合作测量:
1)测量课本和练习本的厚度。
2)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三、议一议:
1.测量书本、练习本等这些比较薄的物品厚度,怎样做能够量得更精确些?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测量一些比较薄的物品的厚度,可以把几个相同的物品摞在一起量,再算出每个物品的厚度。2.估测一摞纸有多少张。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一下,再实际测量。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不同的测量方法。四、练一练:课本69页的练一练。附送:
2019-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米用米量1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具和学具。
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
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
同时板书:1米= 100厘米。
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米___厘米。
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长度单位“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机会少,度量时也比较困难.
教学一开始,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测量较大的物体课桌的长度,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厘米”去测量,非常不方便,使学生体会到需要较大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分三个层次,首先认识米,通过看米尺,用米尺量出物体的1米高,1米长,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米卷尺,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互相量身高,1米高在自己身体的什么部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量出2米、3米、……的绳子来.
第二层次,根据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研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在1米的直尺上、折尺上,和学生自己的卷尺上,找出1厘米,再数一数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并通过1厘米、1米线段的对比,学生清楚地了解“1米=100厘米”,为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提供鲜明的表象.
第三层次,指导学生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由于距离比较长,所以采用小组合作测量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测量要领.最后通过选择合适单位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米、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2导学案
毫米的认识 教案。1.课标细化。毫米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 估计 测量等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西师版第四册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厘米 10毫米。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 认真的学习习惯。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 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予以说明。一 说教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毫米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