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片断及反思

发布 2022-11-25 04:15:28 阅读 1509

关注课堂生成,体验**乐趣。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片断及反思。

灯泡亮了》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虽然只是用电池与基本器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和学习,却为学生打开了新的领域之门,为其以后学习研究电学打下基础。我在授课时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欲望;第二是玩一玩带电的玩具(拆装简单电器);三是让学生用电池、导线、灯泡等基本电路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这是本课的研究重点);第三把开关加进简单电路中,让学生意识到电路是否工作取决于电路的通畅性,培养深入**的能力。

结果我在课堂上出现了以下情况:

教学片断:(第三个环节的情景)

师:看完老师的演示,你们想不想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生:(高兴地)想!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些材料。(组长领材料)

师:拿到后,同学们好好观察它们,一会儿,请你们介绍。 (学生观察)

生:小灯泡里有灯丝,上面是玻璃的,下面是金属的,螺旋状的。

生:电池有正极、负极。

生:导线里有细细的铜丝。……

师:你们能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吗?想想办法,把它画在记录纸上。

师:你的办法行不行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老师出示要求(略)

学生分组动手。

出乎我的预料,很多小组没有使灯泡亮起来。)

师:你成功了吗?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

师用**展示台讨论。

师:我们首先请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

生:我们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导线再分别连在小灯泡的底部和侧面。小灯泡亮了。

生: 我们就用一根导线就让小灯泡亮了。把小灯泡的底部放在正极上,用一根导线连接电池的负极和灯泡的侧面。

师:你们真了不起!你知道它为什么亮吗?

生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师: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也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谁来介绍。

生:我们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后,都连接在了灯泡的底部。灯泡没亮。

生:我们也失败了。我们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后,都连接在了灯泡的侧面。

师:这些方法都用导线连接了电池与灯泡,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问题可能出现在哪儿呢?

生:是不是我们的电池没电或者灯泡坏了?

师:都是新的,应该没有问题。不信可以验证一下。

学生用亮的方法连接一下,小灯泡亮了。)

师:为什么同样的电池、小灯泡,不同的连接方法,结果却不同呢?

生:没亮的小灯泡没通上电,灯丝不发光。

师:可是,灯泡与电池之间不是用导线连接着吗?

生:可是发光的是灯丝呀!

生:导线不是要连接灯泡与电池,重要的是连接电池与灯泡中的灯丝。

师:是不是像你们猜想的这样呢?

出示灯泡的剖面图)

师指导学生认识灯泡的各个部位。

师:什么使灯泡亮了?(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清晰地看到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灯泡,经过灯丝回到负极。)

师:现在你能说出灯泡不亮的原因吗?

生:虽然导线连接了电池与灯泡,可是只连了一个触点上,电流没有经过灯丝就流回负极了。

师:对。所以时间长一点,就会发热,这是一种短路现象。在用电中,是非常危险的,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师:这样的连接方法为什么亮呢?(一根导线让灯泡亮的连接方法)

生:虽然少了一根导线,但是电池与灯泡的两个触点连接上了,这是最重要的。电流经过了灯丝,灯泡亮了。

师小结:连接灯泡的导线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经过灯丝,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会亮起来。(老师边小结边连接板书上的电池和灯泡) …

教后反思:这节课的状态是我经过试上后才呈现出来的。在初备课时,我认为让孩子使小灯泡亮起来,是非常容易的,轻轻松松就能把这节课解决了。

可是当我真正走进课堂时,出现了许多我没有预料到的新变化、新问题。许多孩子根本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操作时手忙脚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课堂上乱糟糟的一片。为了完成教案上预定的课堂任务,我坚定不移地按教案往下上。

上这堂课时,我信心十足,课上孩子实验却不理想,问题出在哪儿呢?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中,要善于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平时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未连接好的电子玩具,没有实践经验。其次,学生对灯泡的内部结构不清楚。

课后我在对教案的修改中,我深刻体会到:要重视将学生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课堂上,不回避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要充分让学生尝试、摸索、思考,让学生“卷入”到**活动之中。

在活动中,我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有差异。在宽松的民主氛围中,学生主动探索。也就是在孩子“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很多孩子原以为很简单,但却失败了;有小部分孩子成功了,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却不一样。

这说明学生个体产生了知识经验的冲突,学生共同体中产生了差异,我不要把这些作为课堂上的绊脚石,而是应把它作为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我及时抓住了学生的这些失败、不同,通过引导唤醒孩子进行深入**的激情。学生形成了“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小灯泡为什么这样连就亮”的心理需要,此时,我再一次通过课件让孩子了解灯泡的内部结构,灯泡亮的原因。

再反思失败,学生就学习得更深入。整个过程,跌宕起伏,可以说课堂的生成与教案设计有差异,但也有精彩。

想想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差异开始的。在这节课中,通过深入实际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寻找“认知冲突”的点,以此作为下面环节的起点。经过我的不打断引导,层层点拨,课堂上呈现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激起学生进行深入**的兴趣。

其实学生错了、有了差异,课堂上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才能生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反思。本课是在 灯泡亮了 的基础上,如何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使学生对串联 并联电路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两种电路的连接特点。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自己连接了一个完整的电路,以学生在前面 活动中的成功经历作为本课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 兴趣。现在增加一个灯泡,能让两个灯泡都亮了吗?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设计实验,让两只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联接方法,并能画出电路图。2 通过对电流方向的分析,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联接方法及其特点。3 能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乐趣。二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并认识串...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案

青岛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电的本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 教学目标 1.知道灯泡的两种连接方法 串联。并联。2.能够连接出 点亮两个灯泡 的电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能够将连接的电路用图表示出来,能描述实验中的不同现象,了解串。并联电路的主要区别。二 教学重 难点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