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发布 2022-11-23 08:09:28 阅读 1175

主备人:宋会平使用人。

10、认识水。

教学目标:1、知道水的性质,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2、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学准备:1、在讲台桌上用透明塑料杯各装着一杯醋、自来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

2、各组一杯自来水、矿泉水、筷子。

教学过程:一、找"水"。

1、教师指着讲台桌上的7杯液体(焦急状地):糟了,刚才老师在倒水的时候忘了给不同的杯子做上记号,现在不知哪杯是水,同学们快想想办法帮老师把当中的一杯水找出来吧!(学生一听是要帮老师找"水",都非常的乐意,积极性很大。

)2、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找"水"?各小组讨论分辨的办法。

3、学生分组讨论分辨方法。

4、小组代表上台辨别哪一杯是水。师追问学生:你是怎么找出来的,为什么这样想?

5、肯定、鼓励学生能根据平时的经验进行分析、辨别出了这一杯自来水。这样的方法对于我们的研究、学习活动非常有用。

二、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帮老师找出了这杯水,想不想用更多的方法辨别水?

2、那么只有正确认识了水的特征,才能想出更多的好方法来。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

使用建议。3、借助桌子上的这些材料你们想用什么方法研究水的特点呢?

4、在不明白某种物质是否安全、卫生的情况下,能不能随便就去尝呢?

5、学生分组自由观察研究,教师巡视。

三、描述"水"。

1、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2、各小组汇报,不重复汇报相同的发现。

3、你们能否对水的特点归纳一下呢?

4、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物体像水这样搅起来有泡泡,还有旋涡,又没有固定形状的?

5、学生举例。

6、你们知道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什么样的物体吗?

7、今天,老师还带来了矿泉水、自来水想了解它们吗?

8、老师会分给各组一份这样的一些水,希望每组都能像刚才那样仔细地去观察这三种水,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里,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就是有些水大家并不太熟悉,能不能直接去尝它们的味道?

9、各组派一名学生领材料。并分组自由观察研究。教师巡视。

10、学生汇报新发现。

11、刚才大家发现了这三种水各自不同的特点,那么它们和自来水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吗?

四、总结拓展,畅谈感想。

1、通过刚才的观察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想研究什么?

2、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今天我们能有这么多的发现吗?

3、提出希望今后大家都能保持这种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板书设计:像水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教学反思:使用建议。

11、有趣浮沉现象。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教学具准备:

教具:水槽、乒乓球、石头、测力计。

分组实验材料:木块、玻璃球、图钉、橡皮筋、橡皮泥、饮料瓶、水槽、气球、测力计、钩码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故事:在森林里,一只饥饿的狼正在追赶一只小兔子,它们跑啊跑,终于来到一条小河边,走投无路的小兔子灵机一动,抓起旁边的一块大木头跳进河里,慢慢地游向河对岸。

狼也紧追不舍,来到河边,看见河里的小兔子,便大声喊道:"别以为抱着个东西就能游过去!"于是,它抱起一块大石头跳进河里,大家猜结果怎么样?

引入《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课题)

二、合作**为依据提出猜想,以猜想为导向进入浮沉现象的**过程。

1、**浮沉现象。

在本环节教学中,师生准备了充分的材料,放入水中会怎样。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想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会做出不同的猜想结果,产生分歧,促使学生将**活动深入下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经历了从问题、假设、验证到结论一个完整的科学**过程,完成了沉浮现象的初步认识。学生汇报结果,2、**水的浮力。

根据实验结果,生成新的问题:

教师引导: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就是有趣的浮沉现象。为什么木块、乒乓球、饮料瓶等物体可以浮在水面,而橡皮泥、尺子、鸡蛋这些物体就沉在水底呢?

猜想,(因为它们轻。可能因为是空心的吧?木块是不是空心的呀!)

验证猜想,深化理解。

学生分组做实验、交流感受。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水中有一种力量在托着水面上的物体,所以它们能浮在水面上。板书:浮力。

3、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浮力呢?

使用建议。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几种实验材料,测力计、皮筋、尺子、铅块。

介绍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大家看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仪器。拿起测力计的顶部使它垂直向下,大家看刻度盘上的刻度是由上到下依次增大的,零刻度在最顶端,在刻度盘外有个指针,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调到零刻度,调整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你们的试验方案,沉在水里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交流实验方案。(在水中,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到了水向上托的力。)

小结: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向上托它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板书:)

三、总结拓展。

教师引导谈生活中对水的浮力的感受。生活中都那些地方利用了水的浮力?

救生圈、船、游泳、还有浮子、淘米等。)

教师总结: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有关物体的浮沉现象,还蕴涵着很多的科学奥秘,我们下课后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谁的浮力。

教学反思:12、改变浮和沉。

教学目标。1、能对浮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2、体验到科学**成功的快乐;体会到科学知识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3、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科学、实事求是的描述实验想象。

2、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使用建议。

橡皮泥7只、鸡蛋11只、食盐6包、塑料小瓶7只、塑料泡沫6只、大螺丝7、土豆7只、潜水艇模型6只、大烧杯12只等。

一)导入新课。

游戏:猜手里有什么?

把粉笔、橡皮泥、塑料瓶、鸡蛋依次放入水中,猜会怎样?

二)主题**。

1、猜鸡蛋是浮是沉,有的浮有的沉。

让学生猜测其原因。

2、鸡蛋可以改变在水中的浮和沉,其他物体也能吗?

1)学生小组讨论改变方法。

2)学生交流。

3、发放实验材料,学生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并把成功的代表性作品带到讲台。

5、学生交流汇报。

6、分析它们是靠什么改变了浮和沉?

总结出:物体重量、液体、形状、借助于漂浮物。教师板书。

三)自由活动。

1、玩小潜水艇。

2、教师讲述潜水艇历史。

四)课后拓展**。

煮水饺,为什么开始时水饺沉在水下,熟后都浮上来。

板书设计。改变沉与浮的方法:改变物体的重量、形状或借助于漂浮物…

课后反思:13、水面的秘密。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活动;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使用建议。2、愿意合作与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由水的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现象认识到,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和周围人们的生活。

3、知道水的表面张力的特征,认识到水的表面有张力;理解水的表面张力在生活用的现象与应用。

教学准备:小铁环、滴管、硬币、水槽、玻璃杯、塑料瓶盖、大头针、曲别针两盒等。

教学过程。一、导课。

1、教师出示小铁圈,请学生平着放入水中,再慢慢提出来,观察小铁环上有什么现象发生和手上有什么的感觉。

2、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小铁环上会有一层水膜。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手上的感受提出问题。

3、教师适时引导,揭示课题。

二、**水的表面张力。

一)、观察水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1、提出问题:大家认为水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讨论汇报)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试管内的水面及装满水的水杯的水面,是不是与学生的回答一致。

3、学生汇报:试管里的水面是凹下去的,杯子里的水面是突出来的。

(二)、大胆猜想,实验**。

1、请学生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大头针,并猜测放多少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2、生猜测:3根、5根、10根…(将**板书到黑板上)

3、请学生讨论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实验结束,汇报结果,学生的猜测与实际操作相差甚远。

6、提出问题:通过以上活动说明水面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7、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结论。

三)、自由活动:进一步感受水的表面张力。

1)往硬币上滴水。

1、(出示硬币)提出问题:这枚硬币上可以装水吗?怎么装?能装多少呢?2、生:还能装水,用滴灌往硬币上滴水。能装10滴、20滴…

3、请学生讨论实验应该注意什么?讨论后汇报。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实验结束,汇报结果(学生的猜测与实际操作相差甚远)。提出问题:

使用建议。在水还没有从硬币上溢出来之前水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6、学生汇报:水的表面是鼓起来的。

7、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证明了水的表面有张力。

2)怎样让一枚硬币浮在水上。

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是向硬币上加水,现在大家能不能想办法将这枚硬币放在上面上呢?

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请做成功的学生到前面展示操作过程。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突出的实验方法进行表扬及鼓励。

四)、应用拓展。

1)让学生在上一实验的基础上,再想办法让瓶盖停留在水的**。

2)如有做成功的请到前面展示操作过程,没有就请教师进行演示。(向水杯中不断加水,直到水面鼓起来,瓶盖会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停留在水面的**。)

3)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4)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查阅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与资料。

板书设计: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反思:14、水往高处走。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浸润和不浸润现象。能用浸润和不浸润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2、知道什么是毛细现象以及毛细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3、知道毛细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防止。

教学准备:塑料棒、木条、布条、玻璃片、吸管、报纸、水槽。

一、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一 填空 1 像水 牛奶 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像木块 橡皮 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2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没有没有的液体。3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4 沉在水底的物体也受到的作用。5 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等。6 要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上来可以。7 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木李镇小学科社备课用纸。年月日年级上课教师三年级课题第三单元课时10认识太阳1课型新授1 能力目标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 知识目标 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 理解没有太阳,...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学案 青岛版10 14课

三上科学学案。0认识水。目标 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知道水的基本性质以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重点 难点 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和水的基本性质。课前准备 水 杯子 筷子 牛奶 橡皮 木块 白酒 雪碧等。搜集地球上水的分布资料 各种有关水的美丽 等。探索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