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1.会认“禹、垒”等8个生字,会写“洪、荒”等7个生字。2.理解“叮嘱、欣欣向荣、敬仰、爱戴”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教学准备:ppt学情分析:
这个故事是一个神话故事,有的同学已经通过课外书阅读过,对于课文中体现大禹一心为公,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也比较好理解。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理清课文脉络,以及通过学习课文中数量词的运用表现大禹的精神。教学流程:
一、破题导入1.师板书甲骨文“
请学生猜是什么字。(水)
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当水造成这番情景时,生读【ppt: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3.从这你读出了什么?讲解“荒”字的识记方法。
4.看到这般情景总得做点什么吧?——治水(板书)。
5.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与治水有关的神话故事。补充课题(大禹,师板书并提醒孩子们注意“禹”字的书写)6.齐读课题。
二、了解内容,感知大禹精神。
1.自读课文,找找文中写了谁治水?生:鲧、大禹。
2.他们俩治水的结果是?
生:鲧——失败大禹——成功。
3.为什么大禹成功了,而父亲鲧却失败了?
学习2自然段,总结鲧治水的方法——堵(板书)4.那大禹用了什么方法治洪成功的?读第3自然段。问:找出描写大禹治水时动作的词,并谈谈你的看法。
读ppt: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学生交流找到的动词。
那禹为什么能成功?你能用一个字概括他治水的方法吗?③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善于总结、思考、有智慧的人。
过度:仅仅因为大禹改变了治水策略,变堵为疏才江水治理好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还因为他不怕困难,历经艰险,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第1页。读ppt4: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问:你从这读出了大禹的……从哪些字词体会到的?
想象: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还克服了哪些困难?你觉得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⑤生交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人。
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试着读出大禹的这种品质。。三、再次学习大禹的精神。
1.问:文中还有**在写大禹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生:第4自然段。
2.自读第4自然段,思考: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思考:大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
2.生汇报(读ppt2: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3.
问: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请孩子默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同桌交流。
计时5分钟。4.全班汇报,师总结:
治水成功;奉献精神。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用甲骨文“水”字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再用拆解题目的方法层层深入。正如我们认识、品悟大禹精神一样层层深入。在教学时我始终围绕着品悟关键字词的方法理解、认识大禹和他的奉献精神,同时我采用点线似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的将文章脉络展现在孩子面前。
有助于学生能准确掌握课文信息,长此以往也有助于孩子们分析其它文章。虽在我的引导下能理解并说出单元的主旨,但在朗读上还是很欠缺。读得拖沓,无法展现大禹的精神。
另外,孩子们的课堂答问习惯不好,总喜欢齐答的形式,这样不利于差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会在朗读的指导和课堂的管理上再下工夫。
第2页。
2019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A 长城和运河苏教版教育
长城和运河。教学内。1 长城和运河。容。1.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第几课时。共几课时。课型。新授。目标3.引导学生搜集长城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初步明白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 奇迹 讲了哪三个方面。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 咀嚼品味 ...
2019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B 植物的感情冀教版教育
植物的 感情 文本细读 植物的 感情 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通过讲述生动 有趣的事例介绍了植物神奇的 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出 植物似乎也是有感情的 这与人们平常认为的 草木无情 的常理相背,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课文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含羞草 向日葵 西红柿三种植物是...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下《乞巧》教学设计
三下 乞巧 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学会 乞 霄 两个生字,能区分宵和霄的用法。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了解 乞巧 这个节日,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潜移默化地体会传统文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