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方案 1《正数和负数》教案

发布 2022-10-26 21:58:28 阅读 8802

1.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方案。

第1课时)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1.1正数和负数”一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习正数、负数和零的定义、联系。是本章有理数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并领悟数学知识**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能结合具体情境出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4.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其中的符号化方法。

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义的量,养成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采用“现象──问题──目标”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身边的例子。

1)天气预报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2)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增长-2.7%”表示什么意思?

(3)夏新同学通过捡、卖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积攒了零花钱.下表是他某个月的部分收支情况:

收支情况表年月。

理解概念。像3,2,0.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像-3,-0.5,-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想一想。0是正数么?是负数么?

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题示范。例1 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答: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 kg,小华增长-1 kg,小强体重增长0 kg .

例2 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

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

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答: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美国-6.4%,德国1.3%,法国-2.4%,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

深入思考。从上面的例题中看到增长 -1就是减少1,那么增长 -6.4%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减少 -1又是什么意思呢?

灵活应用。哪些同学能再举些生活中存在的有关正数、负数的例子,并且指定其他同学将例子中的相关数据的意义给与解释呢?

教学反思:本节课能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数据入手,回顾小学学过数的类型。通过举例发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利用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负数的应用,以及正数和负数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作用。

巩固新知。练习:教科书第3页。

1. 2024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增加108.7 mm,2024年比上年减少81.

5 mm,2024年比上年增加53.5 mm,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答:2024年:+108.7 mm;2024年:-81.5 mm;

2024年:+53.5 mm.

2. 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1 m记作移动+1 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了-1米是什么意思?如何描述这时物体的位置?

答:这个物体又向左移动了1 m,即回到了原处。

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2. 你是如何理解数0的?

3. 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好处吗?

目标检测。1.以下各数中,正数0.6,2011/2012,368,负数-1/2,-100,-19/7

2.向东行进-50 m表示的意义是 ( d ).

(a)向东行进50 m (b)向南行进50 m

(c)向北行进50 m (d)向西行进50 m

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d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0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举几个生活中含有正数、负数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相关数量的含义。

课后反思。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

这样的活动才是数学课堂所需要的有效活动,才能全面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11 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c.向北移动 5米表示向南移动5米 d.向南移动5米,也可记作向南移动 5米。2.下列有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其中正确的是 a.一天凌晨的气温是 50c,中午比凌晨上升100c,所以中午的气温是 100c b.如果生产成本增加12 记作 12 那么 12 表示生产成本降低12 c.如果 5.2...

1 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一 一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相反意义的量。2能用符号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 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的意识。二 教学设计。通过电脑动画出示某班举行知识竞赛的得分情况,让学生从计算比赛得分的动态情境中,接触负数的概念,引出 不够减 得出负数 再通过 议一议 进...

1 1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一 安子岭 吴春喜。一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相反意义的量。2能用符号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 培养学生会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的意识。二 教学设计。通过电脑动画出示某班举行知识竞赛的得分情况,让学生从计算比赛得分的动态情境中,接触负数的概念,引出 不够减 得出负数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