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中学期末复习学案。
高一物理。实验专题。
一.研究平抛运动。
知识回顾与方法点拨】:
1. 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2. 如何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3. 有哪些方法能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4.我们采用方法一做的方法实验,1)为了保证钢球做平抛运动,对斜槽末端和木板的放置有何要求?如何保证符合要求?
2)坐标原点(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如何确定?
3)为什么每次都使钢球从同一位置滚下?
针对训练】1.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m/s;
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m处。
2. 在“**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
二.**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知识回顾与方法点拨】: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___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有关,速度越大,动能___通过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动能,因此,对物体做功也就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发生___
2.**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思路:(1)使平板上的小车在力的作用下从___开始运动,测量力的大小及小车可以计算力做的功,改变力的大小或小车运动的距离,也就改变了。
2)小车的速度可以由和纸带测出.
3)以___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作出图线,由图线特征了解两者的定量关系.
3.操作技巧:(1)平衡摩擦力.如果纸带上打出的点距是___的,说明纸带的运动是匀速的,小车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就刚好平衡了小车所受的摩擦力.
2)选择纸带.对纸带上的点进行分析,选择相邻距离基本___的若干个点作为小车匀速运动阶段的点,用这些点计算小车的速度.
4.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作出w-v图线、w-图线、w-v2图线、w-v3图线…….如果哪一种图线更接近于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功与速度的某相关量之间可能就是一种___关系.
针对训练】1.关于**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2.在本实验中,我们并不需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只需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的多少倍,使用的方法是( )
a.用同样的力对小车作用,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2s、3s…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b.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第2次力为2f,第3次力为3f…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c.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2w、3w…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便可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2w、3w…
3.下面是本实验的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
将小车拉至图中c处,使ab和bc间距离大致相等,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放开小车,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下一系列的小点,由纸带分析求出小车通过b位置时的速度v,设第1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作出w-v、w-v2的图象,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结论.
如图所示,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在长木板的两侧a处钉两个小钉,小车放在b处挂上一根橡皮筋(即图示情况),使橡皮筋处于自由长度.
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用同样的方法测出v2、v3…记下2w、3w…记入**.
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回顾与方法点拨】:
1.本实验是选择自由落体运动模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因为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只有做功,满足。
2.本实验是验证自由落体轨迹上开始点和其后任意点的机械能守恒,为此必须选择物体初速度为___具体的做法是实验中为了计算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和确定对应的动能,是如何操作的?实验中可以不测物体的质量吗?为什么?
3.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先接通电源开始打点还是先放开纸带?为什么?
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尽量减小重物下落时纸带所受的阻力。因此重锤应选___填重、轻),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应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但由于阻力还是存在的,所以实验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应___动能的增加量,这样才是符合实际的。
5.还可以用图象法进行实验实验验证,如何操作?
针对训练】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是重物的( )
a.质量 b.下落高度 c.下落时间 d.瞬时速度。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0m/,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第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
10cm、0.19cm和0.25cm,则可肯定
选填“甲”“乙”“丙”)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是。
3.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同学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a.用天平称出重锤和夹子的质量。
b.固定好打点计时器,将连着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用手提住,且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松开纸带,接通电源,开始打点,并如此重复多次,以得到几条打点纸带。
d.取下纸带,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记下起始点o,在距离o点较近处选择几个连续计数点(或计时点),并计算出各点的速度值。
e.测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即得到重锤下落高度。
f.计算出和看两者是否相等
在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有错误或不妥的步骤是 (填写代表字母);更正情况是:
4.如下图甲、乙两图都是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示意图,已知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1)甲、乙两图相比较, 图所示的装置较好,简单说明原因。
2)丙图是采用较好的装置并按正确的实际步骤进行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标为l,后面依次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分别标为… 经测量,第两点问的距离小于1mm.对此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展开了讨论.小张同学认为:由自由落体运动可知,纸带如从静止开始下落则l、2两点问的距离应接近2mm,这样的纸带不能用来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小李同学认为: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没有接近2mm是因为打第一个点时纸带速度不为0,所以不要从第一点就开始计算,我们必须从后面的计数点中取点算出速度与高度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两人的观点是否正确? ;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远小于2mm的主要原因是:
(3)如果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是该线的斜率是。
5.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下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50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填a、b、c、d或e)点读数.
(2)该同学用重锤在oc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oc距离用,z来表示,他用计算与c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 (填“对”或“不对”).
(3)如o点到某计数点距离用h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该点对应重锤的瞬时速度为v,则实验中要验证的等式为 .
(4)若重锤质量m=2.00×kg,重力加速度g=9.80m/,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得出从o到打下d点,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 j(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6.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损坏了,测出剩下的一段纸带上的各个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9.8m/
(1)利用这段纸带说明重锤通过两点时机械能守恒.
(2)说明为什么得到的结果是重力势能减少量△稍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量△?
高一下学期物理专题
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共点力平衡与动态分析专题。1 倾斜长木板一端固定在水平轴o上,另一端缓慢放低,放在长木板上的。物块m 一直保持相对木板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物块m受到长木板支持力fn和f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fn变大,ff变大 b fn变小,ff变小 c fn变大,ff变小 d f...
高一下学期复习专题
江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专题训练。班级学号姓名。1 名句名篇背诵默写。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3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4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高一下学期复习专题教案
高一下数学期末复习专题 一 直线方程 1 复习目标 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斜率公式 2.掌握直线的方程的几种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以及直线方程知识的灵活运用。一 课前诊断 1 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倾斜角为。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 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均有倾斜角和斜率 2 若一直线的倾斜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