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布 2022-10-19 16:57:28 阅读 3926

1.网络恶搞心理成因分析

自娱自乐的心理动机: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的充分展现。

从众的社会心理:避免陷入孤立状态eg:梨花体。

追求角色认同的心理需求:获得大众认可,成功脱离弱势群体eg:胡戈。

舒缓内心压力,发泄个人情绪的情绪心理。

2.对刻板印象的认识。

一、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相当普遍的现象。刻板印象就是针对群体的概括,这种概括可能消极可能积极,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

二、其特点:①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一旦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克服;

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即刻板印象有其历史传承性、民族共有性;

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有的是错误的。负面的刻板印象存在着突出的消极作用,可能导致各种社会偏见和社会歧视,成为媒介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人权问题或政治问题。

三、刻板印象的形成。

其一,社会刻板印象有着社会真实的基础;

其二,社会刻板印象,反映了大脑对巨量复杂信息进行简约化处理加工的特性;

其三,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总是习惯性地从某一群体,而不是从组成这个群体的成员个人角度去认知;

其四,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那些十分突出的特征总比那些不醒目的特征更会给认知者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影响(具有两面性)

有助于简化社会认知活动,提供信息加工效率。

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刻板印象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易化其理解,从而节省下认知资源;同时,不一致性信息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会自动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节省下来的认知资源转向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

一经形成变具有较高稳定性,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

易产生偏见、歧视。

3.从众心理认识。

例子:①初到某地旅游,有两家豆腐店,一家门前排长队,另一家门可罗雀。出于从众心理,选择了排长队的那家;

追求时尚也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

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游行活动,有的人出于从众心理也纷纷加入。

原因:1.寻求行为参照(又称信息性动机)--准确性。

2.避免对偏离的恐惧(又叫规范性影响) —归属感。

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与群体规范,标准及期望的程度呈正相关。

4.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

一)有网瘾的大多数是青少年,他们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对外界总有一种猎奇、追潮和喜欢寻找刺激的心态,网络世界提供丰富的、具有新奇、刺激性的游戏内容,这就会容易使缺乏自控能力的人们从最初好奇地随意浏览,到思网不归上网成瘾。

二)可以满足上网者的心理需要。

、一方面可以满足归属感,排解心理上的孤独感。在网上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在网上与人聊天、交友。可以找到很多与自己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上网聊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孤独。

这使上网者对网络产生了一种归属感和依赖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是导致上网成瘾的原因之一。

2、另一方面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宣泄各种现实生活里的紧张和心理压抑,满足娱乐心理的需要。

三)网络“身份丧失”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感:1、平等感的满足。

在网上,你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作用,你是否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你的话语是否吸引人。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社会的要求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但在网上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表演的规则,没有必须履行的角色义务。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来更平等。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平等感和自由交往的机会,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要求,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白。

2、自由感的满足。

网上你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一般来说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惩罚。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下做事说话,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而不必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3、身份虚幻感的满足。

你可以在游戏中或者聊天室编造一个假身份,从而尝试不同的生活,在游戏中可忘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游戏中去,根据需要把自己扮演成种种游戏里的主角,给人以成就感。

5.谣言产生。

抢盐背后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分析。

抢购食盐行为,作为一种社会性、集群性的心理行为表现,有其固定的社会环境刺激及心理传导过程:

核泄漏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食盐生产,这一判断本身基本成立;信息缺乏或不清楚时,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猜测,想象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加之灾难引发的恐慌引发受众信谣及传谣,而买不到盐的事实构成食盐抢购的新刺激。

1.抢购食盐行为成立的前提是百姓潜意识中存在普遍的心理焦虑。首先是日本的**及其核泄漏带来的负面影响,构成受众潜在的心理焦虑;其次物价**的事实,导致了普通民众的购买力下降,构成了受众潜意识中另一个心理焦虑因素,并有可能在外部刺激条件下产生抢购冲动。

2.心里暗示的作用。**的过度报道和过度刺激加剧了受众心理焦虑的程度,并导致了受众的理性心理承受力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抢购食盐的心理暗示及其心理基础。

自我心理素质的不完善和缺乏知识,容易受暗示,一旦危机的谣言来临,他们就会加大对耀眼的传播。并在传播中释放危机感,暂时减轻自己的不安。

3.从众心理等群体心理的影响。个体在群集心理作用下,十分被动和消极,许多买盐的群众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加入抢盐大潮中。

4.受众相互的情绪感染,个体心理收到群体心理的影响。为了保证个体和群体之间的整体一致性,往往会丧失其个体的理性思维。

抢盐的心理在早期酝酿过程中,可能仅仅是少数人的一种个体思维逻辑,但是一旦到了便利店中买不到盐的时候,这种个体认识,就按照链式反应的速度迅速转化为群体意识。

6.贾君鹏事件。

群体无意识无聊寂寞。

这是一起集群事件,它包含着两种不同的群体心理本质:1.它始于一种网络上的审丑娱乐。

心理学期末复习

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2 心理的品质 实质 是什么?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内容都可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脱离客观现实便丧失了人的心理,心理还具有主观性,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的不断检验与修正,人的心理才能逐步正确的反映客观现实,在反映过程中得到发展。...

心理学期末复习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因素 动机因素和人格因素等方面。一 认知因素 知识 思维 1知识。创造需要知识,并非知识积累越多,创造性就越大。知识如果不能灵活运用,将会损害人的创造性。2思维。动机因素。动机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之分。持有内在动机,创造性将得到加强,反之,则受到消弱。三 人...

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 名词 概念。1.人格。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的动力组织和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3.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 是一种学习得来的无能为力的状态。指个体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