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

发布 2022-10-19 14:16:28 阅读 7543

[案例]:如何解决员工缺失的问题?

尼桑汽车公司面临一个问题:它在日本的工厂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日本的年青人抵制装配线工作。

他们认为这种工作单调乏味、节奏太快、令人厌倦。他们宁愿从事工作环境清洁和安全的服务工作。甚至在那些想尝试汽车业工作的年青人中,也有30%在第一年辞职。

劳工短缺意味着工作大量超时,许多员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周六也工作。不仅员工不喜欢太长的工作时间,管理层也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带来的高成本和雇用临时工而受到挫折。

尼桑公司的管理层能做些什么呢?不论提出什么解决方法,他们都认识到这不是一个短期问题。日本人口日趋老化。

低人口出生率意味着18岁的年青人会从现在的200 万人急速下降到10年后的150万人。而且,汽车制造商被日本**强迫缩短平均工作时间,以便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更一致。

请用双因素理论分析尼桑公司的问题。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24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所谓保健因素,即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主要有企业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等。

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

尼桑公司在日本的工厂招不到足够的工人,日本的年青人抵制装配线的工作,要变革以改变现状,就必须在管理中充分运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主要体现在环境方面。尼桑公司应该在企业的政策、技术监督、薪金、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职业安定和个人生活等方面不断予以改善,使员工从不满意达到没有不满意。

装配线的工作单调乏味、节奏太快,令人厌倦,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员工根本就无法达到满意。而无法达到满意,就导致了员工流失(甚至在那些想尝试汽车业工作的年青人中,也有30%在第一年辞职)。那么,尼桑公司应该在重点从激励因素方面着手,努力使员工工作丰富化和得到工作满足。

工作丰富化,如轮岗办法,使员工在变化中工作,避免工作的单调乏味,并让员工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技能。工作满足方面,多给予表扬、成长、晋升的机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如设立长期工作荣誉奖、晋级、利润分享。

这样,员工便能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流失率。

如果运用保健因素使员工达到“没有不满意”,而运用内在的激励因素使员工达到“满意”,那么尼桑公司就已经具备相当的凝聚力,员工短缺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二、阿肯色的长途货运公司为固特异、通用汽车等公司运输轮胎纤维和汽车部件。由于高流动率也面临卡车司机短缺的问题。

当新的管理层在1989 年接管公司时,他们决定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直接去找他们的600名司机,征求他们对降低流动率的建议。这成为公司管理层和资深司机之间固定的季度性会议的第一次。

美国卡车公司的新管理层从司机那儿得到大量信息。当工资高时,司机抱怨工作时间长—每周70个小时是很正常的—每次都要在路上花费2周—4周。司机要求反锁刹车和气动装置时,公司安装了。

当公司在阿肯色州的西孟菲斯市终点站建造了司机住宅区,员工建议每家配置私人浴室而不要公共浴池,公司也照办了。司机要求在漫长和横跨全国的长途运输中能有更多的时间回家,于是公司增加了司机在路上的时间,把出差时间从每星期6次减为2次。

美国卡车公司的这些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士气,也降低了司机的流动率。但工作依旧是艰苦的。管理层要求按时送货,因为不像大多数运输公司,美国卡车公司对送货时间的承诺是准确到小时而不是到天。

所以在管理层表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日益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对司机的期望,例如,一年内迟到两次的司机会失去工作。

请运用双因素理论分析卡车公司如何解决员工缺失的问题?

分析要点:1.简要说出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2.结合案例内容具体分析。

从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个方面来讲,美国卡车公司在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从“不满意”趋向于“没有不满意”,“没有满意”趋向于“满意”。

他们采取的手段是:直接与员工对话,征求员工意见,给予员工自主权,并尊重和吸收员工的意见不断改善;司机抱怨工作时间长时,公司及时予以了调整;司机要求反锁刹车和气动装置时,公司安装了;公司还建造了司机住宅区,按员工的意见取消了公共浴池配置私人浴室;减少了出差次数,让司机有更多的时间回家。

双因素理论的充分运用,使得美国卡车公司的员工认识到自己就是公司的一员,公司如同家庭,工作不是一种抱怨,而是一种责任。所以,员工的士气得到了提高,积极性得到了提升,责任心得到了加强。工作依旧是艰苦和严格,但满意于这份工作,满足于这份工作,流动率就自然得到减少,化解了员工短缺问题。

惩罚是应该的。但是当员工犯错误时,不只有惩罚,还可变惩罚为激励,运用惩罚的手段达到激励和奖励的目的,甚至可以达到单纯奖励所不能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惩罚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领导的艺术性,变惩罚为激励,变惩罚为鼓舞,让员工在接受惩罚时怀着感激之情,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而不单单是规范和约束。

某市火车票售票处,一位女售票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窗外正排着长长的购票队伍。她在接待两位外地男旅客,向他们介绍车次,因而放慢了售票的速度。

后面一位女旅客等得不耐烦了,就挤到售票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你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的旅客也不分清红皂白地轰起来了。

面对这种情景,这位女售票员不是针锋相对,也不是反唇相讥,

而是谦和地说:“非常抱歉,让你久等了”。接着她还简要地向这位旅客解释了放慢售票速度的原因。这一说,女旅客平心静气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售票工作又正常地进行了。

1.这个案例涉及什么理论?并简要地阐述这个理论。

2.这位女售票员为什么能顺利地处理这一场口角?

1. 这个案例涉及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该理论指出,每个人在沟通中往往处于一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责骂和其他**作风。“儿童自我状态”以冲动、好奇为特征。“**自我状态”以客观与理智为特征。

上述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性格,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上述三种自我心理状态分别以p、a、c表示,故又称理论。

2.这位女售票员之所以能顺利地处理这场口角,是由于她以“**自我状态”(a)与别人,即与顾客沟通。她将局面扭转到**—**的模式中,即注意事实根据和理智的分析,冷静地、合乎逻辑地分析顾客不满、指责的情况,心平气和地与顾客进行沟通,从而取得了顾客的谅解。

平庸型领导(1.1)

任务型领导(9.1)

五种典型形态俱乐部型领导(1.9)

中间型领导(5.5)

团队型领导(9.9)

计划的拟定。

)我通常召集有关人员,以便对整个事情作全面的审查,并让大家发表意见,互相讨论。然后订立目标,拟定富有弹性的计划、程序及根本法则,并把个人所要负的责任划分清楚。

)我通常事先安排每位下属的工作,向下属解释工作目标及计划之后,我把个人应作的事情分配给他们,并且对他们郑重地说明,假如他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协助,我随时会帮助他们。

)我很少自己计划,也很少和下属一起商定计划,我把许多事情分配给下属去做,并且为了表示我对他们的信心,我说:“我相信你知道该怎样做,而且你一定做得很好” 。

)我只是把许多事情交给下属去做,而很少想到目标和程序,也很少作周详的计划。

)我通常依据必须遵守的目标程序去制定计划,然后拟定工作步骤,并规定注意事项,再分配工作。

二。工作的执行。

) 我随时注意每一位下属的工作,审核他们的工作进度,假如下属遇到麻烦和困难,我再帮助他们。

)我对下属的工作只作例行巡视,很少在工作现场采取任何行动,尽量让下属自行解决其工作上的问题。

)我对下属的工作所作的例行巡视,主要目的是想看看下属对工作是否满意,并看看他们对工作是否有所要求。

)我只是掌握工作进度上的要点,并致力于发掘问题,以及共同与下属修订目标和程序。如果下属需要,我会协助他们排除障碍。

)我密切地注意下属的工作,适时地加以批评,必要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工作的考核。

)我通常事先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到开始执行的时候才把工作分配给下属,我对下属杰出的表现会加以褒奖,也纠正下属工作上的错误,而不太重视团体的表现。

)我通常通过主持全面性的检讨会来衡量工作的进度,并发掘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我在适当的时候褒奖所有下属的努力,表扬突出的人员。

)我通常是问我的上司,下一步骤该做什么,然后才指定下属去做。

)我通常召开会议,公开表扬团体和个人的工作成果,我们的综合检讨会随时举行,以减少工作上的困难,使错误减少到最小并使工作能顺利进行。

)我通常召开会议,在会上指出团体工作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下属能做到的改进方法,当我把另一件工作交给他们的时候,我会让他们有机会讨论任何可以改进工作的合理建议。

4.整体管理概念。

)我认为对一个生产机构而言,员工的士气和机器同样重要,所以我对下属公平、严格,利用种种积极的(如加分)或消极的(如扣分)方式激励他们,以求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我认为要获得最佳工作成果,应该先订下一个高的工作标准,然后奖励那些达到标准的下属,对于无法达到标准的人员,应该鼓励他们而不可忽视他们的贡献。

)从长期的观点而言,我认为最好是能维持一个平衡、合理的生产速度,使组织内各阶层的人员都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和安全感。

)我认为只要把工作指派给下属即可,不用再去管他们。

)我认为相互了解、互相接纳,是计划、指挥和考核的基础,因此只有通过下属的参与和意见的沟通才能获得有效的工作成果。

答案:1.(5.5) 2.(9.1) 3.(1.9) 4.(1.1) 5.(9.9)

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

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

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某校新来了一位安校长,他的做法和前任校长形成极大的反差。前任校长比较专断,大事小事都一人说了算。而安校长到校后就和四位副校长开会。他说 论教学,我不如老赵 论后勤,我不如老钱 论小学部,我不如老李 论初中部,我不如老孙。今后你们要各司其职,大胆工作,干好了是你们的成绩,出了问题,大家研究。这时,大家...

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文 转贴 不详时间 2005 10 17 10 58 33 点击 308 案例一 新校长说 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 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文 转贴 不详时间 2005 10 17 10 58 33 点击 308 案例一 新校长说 老师们的辛勤劳...

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 我们学校有教职员工70人,从2005年开始,我们校长提出教职员工生日的时候给他们送一份生日蛋糕和一束鲜花。案例分析 1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特别是面对这么多的孩子,平时对孩子付出很多,很少去考虑向别人要有多少给予,因此,教师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校长这样的做法正好可以满足教师对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