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布 2022-10-19 00:53:28 阅读 7156

一、教育心理学常识类。

1、 冯特(德国心理学家)于2024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1)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他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提出学习的“试误说”

3)提出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4、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5、苛勒(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相对。

6、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1)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2) 格塞尔: “成熟论”,成熟是影响发展的第一要素。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3) 洛克“白板说”

4) 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我可以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

7、斯金纳:“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提倡“程序教学”

8、托尔曼提出“中介变量”概念,并认为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9、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概念,并将其分为三类:直接观察学习、抽象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记忆、保持、动作复现、动机。

10、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是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保持共性的东西。

同化指新事物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图式)中,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是量变的过程。

顺应指认知结构(图式)受到新事物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而创造了新的图式,即“认知结构顺应于外物”,是质变的过程。

平衡指同化与顺应的和谐状态。

(2)个体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每阶段发展的先后顺序不变,但发展阶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最近发展区:学生目前已达到的水平为“现有发展水平”,经过教师教育、学生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为“可能的发展水平”, 可能的发展水平”与“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最近发展区”。教育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既包括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发现的知识。

2)发现法的一般步骤:①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②分解问题,即把大问题分解为几类小问题;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④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相关资料;⑤组织学生审查资料并引出应有的结论;⑥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证实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答案进行检验、补充、修正,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

3)使用发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内容兼顾逻辑性与趣味性;②问题在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范围内;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创造性思维;④所选课题要具有系统性;⑤学生应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解决问题。

4、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说。

1)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具有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③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④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加涅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学习与记忆过程是以下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①学习和记忆的操作系统(接收外界信息并加工)②预期事项系统(学生的期望目标,即学习动机)③执行控制系统(认知策略)

2)学习的八大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6、建构主义学习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

(2)知识观: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不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最终答案。知识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3)教学观:学生有着广泛的知识和经验,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

建构主义提倡以下教学方式:①高级学习与随机通达教学②自上而下教学设计与基于知识结构网络的教学设计③情境式教学④支架式教学⑤合作学习与交互式教学⑥基于问题学习与研究型学习的教学设计。

(4)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①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模式、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度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②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新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由底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前四者属于基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需要。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8、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1)倡导“有意义学习”

2)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师”、“催化剂”。

三、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一)知识分类。

1、陈述性知识:指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2)有效运用注意规律。

(3)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

(4)整理和综合运用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

(5)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

2、程序性知识:指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要求:

(1)注意课题的选择和设计。

明确最终教学目标并将目标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成最佳迁移结构。

(2)注重示范与讲解。

(3)运用变式,比较知识的不同。

(4)大量练习与适时反馈。

(5)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

(6)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二)学习的分类。

1、加涅的学习分类。

按学习结果: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作技能学习。

按学习水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s-r)、连锁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2、阿瑟雷伯根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3、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性质与形式两个维度将学习分为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意义的接受学习、意义的发现学习。

三)学习动机和归因。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间关系—倒u型图)

(1)高强度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都会降低学习效率。

(2)任务难度高,最佳动机水平较低;反之任务难度低,最佳动机水平较高。

(3)难易适中的任务,中等水平动机强度效果最好。

2、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人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据此将人的成就动机分为高、低两个水平。

(1)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

(2)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倾向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目标和课题。

3、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将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如下表):

韦纳理论的教育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其后的学习动机;学生自我归因未必正确,但很重要;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4、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影响活动的选择;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完成学习任务。

5、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目标。

(2)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3)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培养自我效能感。

(4)正确指导归因。

(5)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6)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四)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干扰或阻碍作用。

2、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实质是心理活动的形式得到训练的结果。如学习数学可以训练人的思维推理能力。

该理论对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两种学习之间存在共同要素是产生迁移的根本原因。根据该理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各类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因素。

(3)经验概括说(贾德):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只是知识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公共课教育心理学复习题要。说明 1.第四章 第九章为不考章节。2.复习题要主要来自各章复习题,主要包括了名词解释 简答和问答,大约占试卷总分80 试卷中还有大约20 来自各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3.平时的教学设计作业占学生总成绩的20 用100分制打分 期末考试占学生总成绩的80 试卷上为100分 ...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心理现象。心理是心理活动的简称,也叫心理现象。心理是人在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生物进化到高级阶段时人脑的特殊功能。1 心理现象分类。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 教育心理学 一书,而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 教育心理学大纲 于1913 1914年出版,从此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开始确立...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总结复习要点。整理人 罗春前。第一章。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广义 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狭义 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以学生的学习 学习性质与类型 学习规律及其在教学中应用为研究对象 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