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13:48:28 阅读 9210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里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的反映。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里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的高级形式。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和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本源,离开了客观事物,情绪、情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意志: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心理过程。

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里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能力: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能力高低影响活动效果。

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气质: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性格: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意识:与言语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

前意识:当前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一旦注意的焦点扫描到那里,前意识的内容就可被意识到了,此时前意识转变为意识。

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自我:在婴儿期由本我产生,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也有一部分处于潜意识水平。

超我: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与意识的。

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信度: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效度: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

常模: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的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

智商:智力的量化单位,即通过智力测验将智力水平数量化,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于人们的理解与比较。

比率智商:iq=(ma/ca)100 ma为心理年龄ca为实际年龄离差智商:iq=100+15(x-xl)/sd x为该年龄阶段样本在智力测验的平均成绩。

x为某受试者在智力测验的成绩。sd样本成绩的标准差。100与该年龄组平均成绩相等的人的智商。

15是每个标准差。

他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

药物滥用(依赖):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

网络成瘾综合症:慢性或周期性的对网络的着迷状态,不可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渴望与冲动,上网后新快,下网后出现戒断反应,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依赖现象。

病人角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出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自杀动机:1.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通过死后进入天堂以获得人世间得不到的东西2.

为了某种目的或信仰牺牲自己3.自我惩罚,即惩罚自己的罪恶行为4.追求完美,通过自杀打到自己道德上和人格上的完满5.

呼救求助,遇到困难时,通过自杀来向外界寻求帮助和同情。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阻抗: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阻抗是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目的是阻止受压抑的冲突意识化。

移情:手**者有时在**中会重复地再现早年获得的、与他有重要关系的人的行为方式,将种对某人的体验、态度或行为方式自觉地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移情。通情:

是指**师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理解来访者,正确的体验到来访者的感情而且能够把这些感受和患者交流,使来访者知道有另外一个人不带成见,偏见和评价的进入他感情世界中来。

暗示**:指**师有意识地使用暗示去影响或改变个体的行为,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方法。

催眠**:借助暗示使患者禁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控制患者的心神活动,从而解除和**患者的心身问题的心理**。

松弛**:通过集体的主动放松使人体验到身心的舒适,以调节因紧张反应所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行为**。

生物反馈**:是指在电子仪器帮助下,将身体内部的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放大后的集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或听觉形式呈现出来,使患者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支持**:是基础性的心理**模式,是指以精神支持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方法。

家庭**:以家庭为干预单位,通过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技术消除心理问题,促进个体和家庭系统功能的一类心理**方法。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病人的心理需要:患病后无法按照通常的方式去满足需要,而且因社会角色的变化还会有新的需要,医护人员因了解帮助病人满足其心理需要。

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患病后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或威胁,不同疾病及严重程度对生存需要的影响程度不同。

2患病期间的安全需要:疾病本身就是对安全需要的威胁。患病时生活秩序受到干扰,病人丧失安全感。

3社会联系和交往的需要:病人需要被关心和接纳患病住院后于亲友分离,生活规律改变,病人需要社会联系和交往。

4患病期间尊重的需要:疾病可能干扰病人尊重需要的满足。病人感到自己成为负担,自信心降低,尊重需要强于健康人。

5患病时的自我成就需要:这是最难满足的需要,在表达个性和发展个人的能力方面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意外事故致残者,自我成就需要受挫严重,需要更多鼓励。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engel gl认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的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蛋白质,分子,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因此,有专家认为,医学心理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同时这种新的医学模式也对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

记忆分类:按内容分,1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3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

记忆的心理过程:1识记的心理过程2保持的心理过程3再认与再现的心理过程。

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形象思维:是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3抽象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

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激。

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又称情绪认知学说,学说提出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实验证明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在大脑皮质中整合的结果,即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质输入外界信息;同时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也向大脑输入生理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质的整合作用之后,才产生某种情绪体验。

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

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

人格心理结构:包括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人格形成过程中受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人格实在哥特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中以气质受其影响最明显。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

受阻情况:1经过自己加倍努力,提高克服障碍的能力,达到目标。2改变自己的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

3如果障碍能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行目标。前三种情况不会产生挫折感,只有第四种情况才会产生挫折感。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 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重点。1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一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蛋白 分子 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二 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 身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三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四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

医学心理学

简述轻度与重度心理障碍区别要点?的眼光来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成因,用发展的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织成一个整体。3 知区别要点轻度重度观点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障碍以及对 效果的预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1,心理活动 部分出现障碍 严重破坏测。4 转介或转诊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当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