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13:13:28 阅读 7985

第一单元绪论。

第一节概述。

考点:在现代医学中占重要地位:医学模式转变、预防战略转变、临床需要、改善医患关系。

h2004-1-16 本题超纲,答案应为d) 心理学的学科创建人冯特

第二节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考点: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4(观察、实验、调查、心理测量)

2003-1-1,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d)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一、临床观察法。

优点:直接源于生活实际,缺点:易受主观因素及时间短暂的偶然性影响。

二、实验室方法。

优点是所测数据精确、可信;缺点是不接近自然生活。

三、心理测验方法和评定量表法。

1.心理测验是对心理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定量测定的方法。

2.评定量表也是评定心理和行为量化的方法。

3.两者共同点是客观化、数量化,有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不同点是量表法标准化程度不如测验法。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观点。

考点:注意总结本节有关主题词:代表人物、学派、特点关键词。

理论:1精神分析、2行为主义、3、心理生理、4、人本主义、5、认知学派。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1.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分为。

1)意识:人们当前注意到的,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并通过语言表达的心理活动。

2)前意识:人们当前并未注意到,需经他人提醒或经自己集中注意,并努力回忆才能进入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它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

3)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指由本能冲动引起的和被压抑的愿望,是不能为人意识到,也不能说出的心理活动。2001-4-81

2.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因其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所以常得不到满足。

3.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根源。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1.华生、巴甫洛夫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2006-1-17

2.学习类型。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由条件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在时间的结合(强化),并经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由操作式动作与强化物相结合,如与食物奖励、认知因素、欲望、动机、情感奖励,或与惩罚性强化物相结合而产生的反射。

3)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通过注意观察模特的行为,再通过个人认识、记忆、模仿行动而习得的条件反射。

3.**的原则也是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消退)。

三、心理生理学理论的观点。

l.坎农等认为,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2003-277与之相关的有,2.生理中介是指心理必须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大调节系统,从而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康发生影响。

四、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l.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本质都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高尚的向上的。

2.潜能是指友爱、白尊、自由、平等、创造性、追求真善美和公正的价值。

3.人都要实现自己的潜能,自我实现。

4.环境如阻碍自我实现便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

五、认知学派理论。

贝克和瑞米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第一节心理活动。

考点:1心理活动分类。

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二、心理活动的定义及分类。

1.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2.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消失的动力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2005-1-36 )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意、语言(本题难度较大)

3.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两个方面。

1)人格特征:是指先天遗传、稳定不易变化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等。

2)人格倾向:即后天习得、随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倾向,如世界观、人生观、珂想、需要、动机、兴趣等。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实质的内容 h2004-1-13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2003-1-58 h2004-1-13)

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是对所有外界事物都反映。(z2006-1-34,e)

第三节认识过程。

考点:2知觉定义;特性4

一、感觉、知觉的概念与特征。

1.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脑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嗅觉只反映苹果的香味。

2.知觉是脑对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2004-1-34),如苹果的知觉反映其形状(视)、颜色(视)、气味(嗅)、甜味(味)、硬度(触)等。

3.感觉的特征是适宜刺激、阈值和适应性(2004-1-35)。

4.知觉有四个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人只对自己有意义的外来刺激才注意,才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加工称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指知觉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

3)知觉的理解性(z2006-1-35):指对事物加工处理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并用概念的形式进行反映的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指在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

二、学习、记忆的概念与规律。

一)学习。考点3学习概念;记忆概念、规律。

l.学习是指通过练习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2003-278,基本概念的掌握)

2.学习或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为。

1)强化:指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经典条件反射)或指强化物如环境困素、食物等惩罚或奖励物和操作动作在时间上的结合(操作条件反射),这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

2)消退:指对条件刺激或对操作式动作不予奖励性强化物时,则原先的已建立的条件反射便可消失。

二)记忆。1.是指对过去已感知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其印象仍保留在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能重现的心理过程。

2.记忆过程的规律是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

3.识记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组织并储存在记忆系统(z2004-1-36,短时记忆的储存量7+-2c)。

4.保持是指对学习过的事物在脑中保留一定时间。

5.再认和回忆均是对记忆的信息提取的形式,再认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仍能重新再现出来。

6.遗忘是对已感知过的事物提取时失败。(2005-1-37,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第一天,对我们的考试非常有现实意义)

7.提取失败由多种因素造成.但记忆痕迹的自然衰退和干扰是造成遗忘的主要原冈。

8.回忆是指已识记保持的事物不出现在眼前时仍能回想起。

9.学习、记忆机制研究有新突破,即n0调控学说和突触可塑性学说早已证明,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ltp)是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现又证明n0是ltp产生的关键。

三、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h2006-1-13

3.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4.概括性则是找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性,本质属性的联系。

z2006-1-37)顺利完成各种活动的必备的基本能力:判别能力。

四、想象和创造的概念。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是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第四节情绪过程。

考点:4情绪和情感的区别4;情绪的作用3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l.情绪是人和动物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产生的行为、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z2004-1-37,情绪的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

2.情感是人的高级心理.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4,有,需要,生理行为变化,情境性冲动性)

1.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人特有。

2.情绪产生多和生物性需要有关,而情感产生则和精神上或社会需要的满足有关。

3.情绪产生伴有生理、行为变化,而情感产生则多不伴有生理变化和行为改变。

4.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冲动性,情感则不易受情景影响,冲动性小。

h2006-1-14 心境的概念:一种微弱而持久具有一定渲染性的情绪。

三、情绪的作用3(健康,学习,工作)

1.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长期的负性情绪作用可导致心身疾病产生。乐观的心境有利于健康,而抑郁的心境则会导致心理疾患或心身病症。愤怒、紧张、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应激性激素分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而产生心身疾病。

2.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1)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提高工作效率、充实人的精力和体力,即增力作用。

2)消极的情绪、情感则降低工作效率,即减力作用。

3.情绪、情感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如自信感、信任感、理解感、忠诚感、爱感促进人际交往、友谊;而否定的情绪和情感,如不信任感、嫉妒感、猜疑、怀恨报复感则对人际交往产生减力和破坏的作用。

第五节意志过程。

考点:5意志的概念、特征和不良意志的表现。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三、不良意志。

1、自觉性差,盲从,没主见。

2、果断性差,优柔寡断或草率。

3、坚韧性差,执拗,不听意见。

4、自制力差,感情用事。

第六节需要、动机。

考点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5;

一、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根据对不同职业人的需要的调查统计认为,存在着五个层次的需要,只有在最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发生上一层次的需要,由低至高,逐层发展,故称为需要层次论。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 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重点。1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一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蛋白 分子 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二 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 身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三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四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

医学心理学

简述轻度与重度心理障碍区别要点?的眼光来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成因,用发展的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织成一个整体。3 知区别要点轻度重度观点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障碍以及对 效果的预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1,心理活动 部分出现障碍 严重破坏测。4 转介或转诊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当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