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问题汇总

发布 2022-10-18 10:40:28 阅读 3215

第一章绪论。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历史原因?

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外部原因:“三论”、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二战中的其他学科技术。

减法反应时存在的问题:

阶段划分的可行性(串行加工的前提)、增减加工阶段对其他阶段的影响。

开窗实验存在的问题:

后一加工阶段会包含对前一加工阶段的复述。

后面字母的存储阶段还会包含对前面字母转换结果的提取与整合。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符号加工: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曾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

联结主义:人脑神经元网络模拟,并行分布加工。

第二章知觉。

模式识别的几种理论模型?

6种:模板说、原型说、特征说、成分理论识别、视觉计算理论、拓扑理论。

模式: 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空间、时间)

模式识别: 确认所知觉的模式是什么,将其与其它模式区分开。

认识刺激,对刺激命名;

对刺激产生熟悉感。

模板说:基本思想:人在长时记忆中存有与外部刺激模式一一对应的模板。模式识别即是将刺激模式提供的信息与各模板进行比较,确定最佳的匹配。

疑问:刺激加工方式(局部优先 ?总体优先? )

模板编码方式(表象?)

模板匹配方式(系列?并行?)

补充与修正:

附加预加工过程。

引入自上而下加工

局限:模板数量巨大,记忆负担过重、缺乏灵活性、概括性。

原型说:原型:一类客体的内部概括表征,反应范畴的平均特征或集中趋势。模式识别中,外部刺激只需与原型比较,近似匹配即可。

优点:减轻记忆负担,更具灵活性。

局限:只有自下而上加工。

特征说:基本思想:

特征:构成模式的元素成分及其间关系。外部刺激在长时记忆中以特征来表征。首先对刺激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特征加以合并,与长时记忆中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最佳的匹配即识别。

特征说与模板说的联系与区别:

更强适应性,仅依据刺激特征关系,不涉及其他细节;特征通用性,减轻记忆负担;学习可能性(抽取-综合);类似特征混淆。

支持证据。neisser 字母搜索实验;固定网像实验;神经生理上的特征觉察器。

“鬼域”模型。

鬼(demon):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机制。

映象鬼: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

特征鬼:对刺激映象进行特征分析。

认知鬼:负责特定的模式,监视特征鬼的反应。

决策鬼:决策、识别。

理论局限:自下而上,从部分到整体。

视觉拓扑理论:

基本思想:在视觉处理的早期阶段,人的视觉系统首先检测图形的拓扑性质,它对图形的大范围拓扑性质敏感,而对图形的局部几何性质不敏感;之后才处理图形的局部特性。

实验支撑:图形对段时间内呈现,被试报告异同。

结构优势效应:

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所起有利作用的统称。有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和字母优势效应等。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客体”图形中的线段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第三章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的范围;

追随程序:

实验中同时给双耳刺激时,要求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追随耳)所听到的内容,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非追随耳)信息。非追随耳中信息内容不能报告,但刺激的物理特征却可觉察。

衰减模型:

注意不是全或无的单通道方式,而是多通道方式。非追随耳的信号被衰减,可进入高级加工水平。已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中的兴奋阈限各不相同。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异同:

异:全或无--衰减单通道--多通道。

同:模型出发点--中枢加工容量有限过滤器位置--低级、高级分析之间过滤器作用--选择部分信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进行注意选择。

反应选择模型:

注意并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所有刺激都会进入高级分析。中枢据一定法则进行加工,对重要的信息才作出反应。而不重要的信息可能很快被新的内容冲掉。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异同:

异:择过虑装置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同:均与认知加工能力有限相关。

特征整合理论:

区分客体(object)和特征(feature),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特征是由功能上独立的一个知觉的子系统所分析的,这种加工是自动的,并且是以平行方式进行的,而客体的辨认则需要集中性注意参与,完全是系列加工的结果;集中性注意的作用类似"粘胶",使一些特征得以结合为一个单一的客体。

第四章记忆结构。

简述艾宾浩斯的主要贡献?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创造了无意义音节和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此法是要求被试者学习一种材料,达一定标准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学过的材料,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

简述巴特利特的记忆理论: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

如何解释自由回忆中的系列位置曲线?

1.此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起始和结尾部分的成绩较优。起始首因效应,结尾近因效应。

起始部分与中间部分为长时记忆,结尾为短时记忆。起始部分比中间部分保持较长时间,可以得到较多的复述。

2.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简述加工水平说的主要思想。

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浅表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参与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浅表分析的信息则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

加工水平说关于复述有哪些观点?

认为记忆效果依赖于加工深度,因此它对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说所强调的复述作用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这种复述并不能导致较好的记忆效果或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将复述分为简单的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后者是对项目的深层加工,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第五章短时记忆。

关于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有哪几种理论解释?

组块理论: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的单位,这一过程被称作"组块化"。短时记忆容量即为7士2组块。

槽道说-存贮空间说:将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看作有限的存贮空间,此存贮空间划分为几个槽道,信息贮存于槽道中一个槽道中只能存贮一个组块超出部分将将流失,或挤掉某槽道中的原有信息。

复述回路说:短时记忆是一个加工器,有一个复述回路专司复述短时记忆痕迹只能维持约2s,短时记忆容量实际反映着人在2s内能够加以复述的项目数量这取决于单个项目复述所需时间的长短。

木工操作台说:贮存的项目与加工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即贮存空间与工作空间有权衡关系。

短时记忆中信息的编码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一)、听觉编码与**l单元:是声音或听觉**,即使刺激是以视觉形式呈现,也要进行“形-音转换”。也可能是言语运动或发音混淆导致,可能有言语动作或口语**。

(二)、视觉编码:时间间隔较短时,还能据视觉形象进行判断,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视觉形象无法长期保持,只好借助语音特征来编码至少在短时记忆的早期,还是存在视觉编码的。

(三)、语义编码: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曾经认为语义**是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区别。

sternberg关于短时记忆提取的观点:

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逐个进行比较的,即进行系列扫描。是从头至尾的系列扫描方式。(是指对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要顺序检查一遍,即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每个项目都比较一次,然后才判定识记项目是否与记忆集中的一个项目相匹配,看它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

他认为比较过程和决策过程是分开的,并且比较过程进行的非常迅速,决策过程则需时较多,为求工作效率,与其在每次比较之后都要做一次判断,不如全部比较之后做一次判定更为省时。

直通模型的主要观点是?

系列/平行加工模型:

短时记忆是通过比较或搜索过程而实现信息提取的。

直通模型主要观点:

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直接提取。

短忆中各项目都有一熟悉值或痕迹强度。

人有一内部判断标准。

双重模型:

项目的激活水平或熟悉值。

是否经常受到激活。

新近是否受到激活。

人的内部判定标准。

高标准(c1)

低标准(c0)

标准可变。速度正确率权衡。

短时记忆的遗忘原因:

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压抑说: 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提取失败: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未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第六章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

双重编码说:

语义编码:以语言**来加工、贮存信息。

表象编码:以视、听等表象**来贮存关于具体的客体和事件的信息。(类比表征)

语义记忆中的几个经典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激活扩散模型、集理论模型、特征比较模型。

预存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认知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型,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对概念的特征相应地实行分级贮存,体现出“认知经济”的原则。

含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搜索)。

批评:熟悉效应(对熟悉的句子判断较快),典型性效应(对一个范畴或概念的典型成员的判断快于非典型成员的判断),否定判断(做出一个否定判断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的搜索)

缺点:涉及的概念间联系的种类极少(只有上下级关系,没有横向联系);对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贮存,以此节约贮存空间,但需要增加提取信息所需的时间;难以解释典型性效应,概念的逻辑层次关系不是提取信息所需时间的唯一决定因素,概念联系的频率或强度有时起决定作用。

激活扩散模型:放弃了概念的层次结构,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连线表示概念的联系,长短是联系紧密的概念来确定的。放弃了分级贮存的思想。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 认知。答 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 心理或认知过程,包括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等。答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3 内省。答 冯特提出 指被训练过的观察...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摘要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关键词 认知心理,计算机模拟。正文 一 认知心理学的特点...

认知心理学

自考 认知心理学 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 贮存 转化和作用。2.认知的范围包括 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 语言 问题解决和推理等。3.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 角度或途径。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简史 1.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习和记忆的法则。2.希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