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原型。
在很多人看来,“镜中花,水中月”都是虚幻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虽然镜中人与现实人都是一样的外相,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毕竟,镜中之物终究不是真的。无论是在诗词歌赋还是在其它的文学作品当中“镜子”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揽镜自照亦是人类一个普遍性的行为模式, 也是一个经典性的文学情结。
人最难以看清的便是自己,因为看不见,所以看不清。镜子这一让人认识自我外在形象的客观器具,它的特质在于其客观性与直接性,并由此呈现出公平、公正的属性,镜子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人们对自我以及客观世界的认知,镜子让人看到别人容貌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容貌,原本需要通过他人之口才得以比较的事情,因为镜子的出现变得更为直接和客观。人的眼睛就算再神奇,它依旧看不见自己,而镜子正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一双可以看清自己面庞的神奇“眼睛”。
《木兰辞》中花木兰从军归来对镜理云鬓,恢复女儿身;《为奴隶的母亲》中春宝娘在典卖之期结束归家途中对着河面看到的满面憔悴,陷入崩溃;《白发魔女传》中练霓裳情感受伤害时在水面中见到自己的满头白发,陷入疯狂;《天龙八部》中马大元的妻子被阿紫划花了脸之后,在镜中看到丑陋的自己,竟被活活吓死;《白雪公主》中一句“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这句话可谓一语道出了所有皇后内心最深的渴望,她希望镜子能够给自己带来赞赏和恭维,可镜子充当的是最真实的容颜审判者;神话故事中写镜篇多集中于照妖、显形之类的神异。可见镜子所摄之意象虽是虚幻色,却是自身和其他意象的真实反映。
镜中所映射出的虽然只是一个人或物的“意象”而已,与本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相由心生”,外相是内心的显露。本体看不到自身,通过镜像,将自己看到的外相与内心逐渐融合,并且产生对自我的同情与共鸣。
所以对于本体来所,镜像更像是“本体”映射着本体。本体通过对镜像的认识,得以深一层的对自我进行肯定和认同感。“哦,我确实是这样的”,接着,就是凭着这种认同感方向走下去,所谓的凝视镜子,其实不过是镜子在凝视你。
当主体能够辨认自身的镜中像,并且摆脱迷恋、穿透表像深入地去反省镜像背后的“自我”时,他的思维才从“自身”过渡到真正的“自我”。镜子帮助主体确认了自我形象,并且随着人对镜像的认识逐渐由“自身”上升到“自我”,镜像开始引导主体对内心深处的自我进行反省。镜之意象是与人的欲望、意志、生命力等感性本体紧密相连的原型,是与自我满足与自我匮乏、自卑与自强、希望与绝望、幸福与灾祸等反题紧密相连的原型。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有一面充满魔力的镜子——厄里斯魔镜。在厄里斯魔镜中,哈利看到了自己的家人,罗恩看到的则是自己辉煌的成就。为什么每个人从厄里斯魔镜中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不同的景象,厄里斯魔镜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在原文中哈利和校长邓布利多有这么一段话“镜子使我们看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不管我们想要什么……也对,也不对,它使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渴望。你从未见过你的家人,所以他们站在你的周围。罗恩·韦斯莱一直在他的几个哥哥面前相形见绌,所以他看见自己独自站着,是他们中间最出色的。
”不是因为有了镜子,才有了幻想、恐惧和欲望。镜子只不过是认识自我的一种媒介,镜子里的一切只是内心的反射。
由此看来,镜子代表的是一种意象的“意象”,亦是一种意象的“原型”。亦即,在映射到了意象之表象的同时,亦呈现出了意象的本质。镜花水月反照真实,没有真实的花和月,**来的镜花水月。
正如美国学者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在其《镜子的历史》的封面上所写:“不要小看镜子,它一诞生就创造了新的空间。不要美化镜子,它镜像变幻,扰乱人的视野。
它能展现世界,也能扭曲和隐藏某些部分。你注视着镜子,而镜像操控着你的意识。”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授课计划。第一讲导论柏拉图的灵感论。第二讲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 异化理论 手机 第三讲全球化理论 含泪活着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非诚勿扰 第五讲精神分析批评 张爱玲 第六讲叙事学 今日说法 第七讲结构主义批评 倩女幽魂 金陵十三钗 第八讲解构主义批评 同上 第九讲后现代主义批评 罗拉快跑 ...
文艺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 归依体验文学语言法则简答题 二 简述高峰体验及其特征1 经验与体验的联系与区别。2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的?4 弗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包含哪些内容?你是怎么理解其内涵与关系的?5 描述艺术活动中的自卑与超越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结业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8级。姓名王文剑。学号 2084050071 时间 2010 12 23 1.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的异同。弗洛伊德与荣格两个心理学方面的泰斗式人物。弗洛伊德的理论曾给荣格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他在一九一三年以前,一直在大学里讲授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