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笔记

发布 2022-10-18 09:04:28 阅读 6103

【导论】

文艺心理学:就是以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的角度,从动态的角度,来揭示主揭示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的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

文艺心理学的任务:从整体的角度,从动态的角度,来揭示主体审美体验中各种心理因素是如何发挥自己的功能的,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从而揭示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的内在规律。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普遍心理的一门科学,带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它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心理活动:即把审美主体的心理当做一种人类活动,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多面的,不是单一的,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

审美体验: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人的生命,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常常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心理活动又是以经验作为基础的,它是对经验带有感**彩的回味、反刍和体现。

问: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审美体验是其核心命题。

从研究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内在规律这一命题出发,文艺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作为体验迹化的创作过程;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

问:文艺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是什么关系?

答:①普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后者比前者更复杂微妙,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

从研究方法看,普通心理学带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它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文艺心理学面对情感色彩强烈和复杂微妙的审美心理,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要达到定量和定性的难度较大。

当两者结合时,必须充分重视普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它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还必须充分注意审美心理的特点,强调从审美主体的心理实际出发。

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潜意识: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提出,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的层面表现出来。

意识的抑制作用强迫它们留在潜意识深处,潜意识的大部分不能呈示到意识的水平上,但它却在冥冥之中影响甚至规定着最细微的活动。

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的著名论点。即人从儿童时期就有了性的意识,男孩的恋母弑父的情意综,就是俄狄浦情结。

人格结构:佛洛依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阐述,认为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所谓本我,它是原始的、生来就有的潜意识的部分,遵循顺应本能冲动的愉快原则。

自我代表着理智,以现实的原则来控制本我。超我是伦理化的自我,带有理想的特征。

原型:荣格提出,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景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都是原型。

自卑:奥地利心理雪茄阿德勒动机理论中的重要解释概念。自卑情结,原指**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种族歧视造成的少数民族儿童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助,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意识到自己处于劣势,会使人产生一种内在驱力或动机要改善出镜争取优势,求得对卑下的补偿。

知觉概念:阿恩海姆认为,知觉过程就是“知觉概念”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

人们感知外物时,大脑皮层就开始了对该物的结构特征的提炼过程,而不是将这个物体的形状原原本本地印进脑海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感知具有抽象性。

简化原则:阿恩海姆指出,任何作品的形式都应当在主题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这是一个正确的艺术原则。对于绘画之类的造型艺术来说,所谓简化就是要抓住表现的结构特征,用最精粹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

需要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7个层次,它们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发生。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钱,至少必须部分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注: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片面地强调了个人内在价值的实现,忽视了社会理想对人的积极性的作用。)

自我实现: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决定论原则:人的心理和意识是属于个人的,是有个体性的,同时又是受社会生活所制约的。在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看来,心理决定于生活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总是积淀着社会文化历史的蕴含。

意识与活动统一原则: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活动是人对周围现实的能动反映,被反映的东西转化为主观映像、转化为观念的东西,同时,也正是在活动中,观念的东西转化为活动的客观产物,转化为物质的东西。他们认为人的活动有外部的、实践的活动,也有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且二者是统一的。

问: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

答: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对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

认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二,同形论,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问:为什么马斯洛的心理学是第三思潮?

答: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不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那样探求人的意识的隐蔽之处,也不像行为主义心理学那样注重刺激与反应的模式,而是倾心于人的“高级意识心理”,成为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外的第三种声音。

问:谈谈马斯洛的“存在性世界”与艺术的关系。

答:马斯洛的“存在性世界”是超越性体验的世界,是人们直接了解人类的最高美德与理想,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层次,是同人类的终极价值与存在价值联系在一起。

在马斯洛的“存在性世界”中,艺术无疑是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对于存在性价值的提升与实现,艺术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间接的,因为存在性价值更是艺术以外的重大问题。

问: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文艺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特征。

答:这个学派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阐明人的心理现象。体现为三大原则:决定论原则;意识与活动统一原则;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原则。

艺术家与体验】

体验是文艺心理学的核心观念。

艺术体验: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而艺术体验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

体验的生命性:当个体的人去体验社会时,他不是被动消极的去反应,而是主体生命的全部投入,是人的生命的展开。人的欣赏体验过程是把外在的世界包含在自身生命中,世界已经主体化、内在化。

体验是生命的体验,属于生命内部的情感活动,体验具有生命性。

童年经验:即“童年体验”,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童志等。

缺失性体验: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的体验。艺术家的缺失性体验的强度以及对人生的影响与他们所遭遇的实际缺失不成正比。

丰富性体验:指的是艺术家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时的内心感受。丰富性体验是一种欢悦、幸福的体验,它使艺术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的心灵的美好。

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的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的压抑在内心的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优美体验则是带有欢悦成分的相对幽雅的平和体验。

优美体验即美感,混融有崇高成分。)

超越体验:指的是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

愧疚体验: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感受。当个体因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引起了愧悔、内疚、自责的心理反应时,这种种心理反应即为愧疚体验。

孤独体验:指艺术家在世态创造过程中所感到的孤独绝望的体验心理。

神秘体验:神秘体验包含三个要点:一是假定并相信一种超越性的终极现实的存在;二是这种终极现实是超日常经验、感官经验与逻辑理性的,它只有通过神秘的直觉、契合、顿悟、启示等才能把握;三是当主体通过神秘的感悟与“最高的存在”达到契合时,会产生一种迷狂式的同一性体验。

皈依体验: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达到的神圣的境界,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

问:经验与体验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①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②人的经验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经历性的,就是说他经历了这件事情,并有相关的常识和知识;还有一种不但有过这个经验,而且在经历中见出生命的意义、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诗意,那么这经验就成为一种体验。

③所谓体验,就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④总的来说,体验与经验联系密切,经验是体验的基础,体验则是对经验的意义和诗意的发现和升华。科学与人的经验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科学是知识的体系;艺术则与人的体验有更密切的联系,因为艺术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叩问,是价值的体系。

问: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①童年经验对于体验生成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受其童年的“基本选择”的影响。早期经验对后期的心理意向、人格结构等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反过来,个体以后的各种经验也会反作用于早期经验,重塑并改造它们。

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

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光,因此不是直接表现,也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

童年经验包含着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童年经验的可贵在于它是审美的、非功利的,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体验。因此,童年经验作为建构艺术家体验生成的重要因素,比其他经验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答:艺术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艺术家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无疑是他的独创性,而这种独创性的前提是艺术家精神劳动的自由性质。在某种历史条件下,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在必要的时候常常选择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准则,与流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保持距离乃至对立。

这决定了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家比较容易受到社会阶层的排斥。有些艺术家的孤独还与他的超前意识密切相关。由于包括艺术创作在内的任何创造活动都带有超前性,都在涉足一个前人未曾进入的未知领域,因此这种探索往往是孤独的。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授课计划。第一讲导论柏拉图的灵感论。第二讲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 异化理论 手机 第三讲全球化理论 含泪活着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非诚勿扰 第五讲精神分析批评 张爱玲 第六讲叙事学 今日说法 第七讲结构主义批评 倩女幽魂 金陵十三钗 第八讲解构主义批评 同上 第九讲后现代主义批评 罗拉快跑 ...

文艺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 归依体验文学语言法则简答题 二 简述高峰体验及其特征1 经验与体验的联系与区别。2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的?4 弗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包含哪些内容?你是怎么理解其内涵与关系的?5 描述艺术活动中的自卑与超越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结业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8级。姓名王文剑。学号 2084050071 时间 2010 12 23 1.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的异同。弗洛伊德与荣格两个心理学方面的泰斗式人物。弗洛伊德的理论曾给荣格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他在一九一三年以前,一直在大学里讲授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