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09:02:28 阅读 2890

一、童年创伤经历对人生的影响。

很多父母和老师都不太重视孩子童年的各种创伤经历体验,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会忘掉这些痛苦的事。其实不然,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源于童年的阴影,即童年创伤经历体验,表现在:

1、影响他们的婚姻。有一个网友在qq里向我求助,她来自于遥远的黑龙江,她在打工时认识了一个我们湖北的男子,她明知道该男子有妻室、孩子,但她就是忘不了他,他走了,回到湖北,但她依然常常打**找他,在qq里和他聊天。她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在贫困、寄人篱下的环境长大,由于从小就缺乏爱,她很容易被爱感动,并执着下去,那男子与她有共同经历,似乎有了共同语言,她对我说,就要嫁给他。

现在,他走了,她感到痛苦和日夜对他的思念……

2、影响人的性格。有些成年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差,难以溶于集体中,追溯起来,他们都有创伤的童年经历,或单亲家庭长大,从小就缺乏家庭温暖,或小时候常遭受父母打骂,叛逆性大、攻击性强。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在社会上往往具有攻击性,喜欢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3、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寄人篱下、受人欺负的生活环境,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人格,典型的例子就是杀人恶魔张君。小时候他家很穷,没钱看病、没钱读书,除了被人瞧不起,还常受人欺负。

一次,他奶奶病了,因为没钱看病,死了。他发誓以后一定要有钱,青少年时代他就是当地有名的混混。由于他恨社会不公平,他的***人格趋向越来越明显,这就是他以后杀人不眨眼的个性基础。

他心灵是扭曲的,因为他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扭曲的。

4、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我曾接待一个患抑郁症的女子的心理求助,她对婚姻和人生非常失望,第一次婚姻不到一个星期就结束了,因为丈夫知道她不是**;第二次婚姻,她对丈夫又很失望,她曾三次试图自杀,但都因可怜孩子太小,怕孩子以后受苦,而没死成。咨询中,知道她有一段痛苦的童年阴影,即在她八岁时遭人**过,这段童年创伤经历的痛苦让她一辈子都挥之不去,以至于已影响到她的心理健康。

人的童年经历对他的人生相当重要。因此,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很重要,要关心、爱护和教育好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自卑与超越理论及其运用。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一、自卑感与自卑情结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其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追求人的优越感和自我完善。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力,即社会兴趣理论。

他认为人类生活在“意义场”之中,而这一意义更多的是大家同感的体认,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别人认为有效的意义”。

一)自卑感与优越感在阿德勒看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这是因为他们常依赖成年人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有了自卑感,它会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就会迫使个体采取行动来解除这一自卑的困扰。

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景下,个体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应对自卑,一种是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的方式,设法克服障碍最后往往会战胜自卑。而有些时候,一个人已没有勇气面对生活,但他仍然要设法摆脱自卑之感,不过这种人采取的方式不是设法克服障碍,反而是用一种自欺的“优越感”来麻醉和欺骗自己,这样做的结果,非但不能克服自卑感,而是愈积愈烈,在困难面前表现得犹疑、彷徨甚至退却的举动。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的,实际上它是人类、个体不断发展的动因。

在阿德勒看来,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追求优越并不是说人人都天生要寻求在地位上、等级上超过别人,也不是说人们要追求保持自己比别人更重要的态度,而是个体无论追求什么都渴望有能力和有成效的动机。每个人都有渴望优越感的目标,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

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

二)自卑感与自卑情结自卑感不同于自卑情结,在阿德勒看来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正如弗洛姆认为的“人是所有生物中最无能的”,因为人一出生起就处于弱小、卑微、幼稚、依赖和无助的境地,都体验着自卑,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因此,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现实。

当人的某种能力缺陷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往往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方式表现出来,由此上升为“自卑情结”。因此,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二、自卑感的功效及其机制自卑既能摧毁人,也能塑造人。每个人在克服自卑、寻求优越感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和人格,我们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偿不当,另一种是适当补偿。补偿不当指的疟缺乏或过度补偿,这都会引发自卑情结,甚至患有神经症。

有自卑情结的人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是缺乏补偿时,人面对自己卑微、无能而消极,不敢正视现实,极力掩饰,并放弃自我改善处境的想法;二是过度补偿,为了摆脱卑微,人极力寻求另外一种满足,以掩饰其某方面的自卑感,甚至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陶醉于自我虚幻的优越感中,盲目追求个人优越,对自己缺点克服过犹不及,甚至表现出某些**的行为举动。这都是自卑导致心理异常的***。

但是当一个人面对自卑而积极地寻求适当补偿,追求优越时,自卑感反而是催人上进的推动力,使人不断开拓进取,体验积极的生活。一个适当补偿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如外貌不是很好的女性,往往会通过获得高的学业成就来达到心理补偿。正因为自卑,人类追求优越感永远不会停止,而人类文化发展也在不断地推动。

三、自卑与超越理论的早期教育启示 (一)重视早期家庭教养方式,预防问题儿童的出现除天生的器质性病变因素以外,所有儿童都具有能正常发展的生物前提。可是为什么有的儿童却成了“儿童问题”?个体成长是环境(广义的环境包含教育在内)与遗传两因素影响下展开的过程,阿德勒认为这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早期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教育孩子,他们不知道去顺应自然、使子女成为自己生活的客体对象,忽略儿童的主体性,以自己的意志统摄子女的一切。这样,儿童处于工具性的地位,容易囵隅于自卑之中。另外,即使是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但同一个家庭中的孩子也可能因为不同的长幼排行而产生无形的作用,使幼者、病弱者或因父母的偏爱,而引发自卑情结。

因此,问题儿童的产生既有父母的主观意志的原因,也有某些容易被忽视的客观因素的涉足。虽然阿德勒也承认问题儿童的产生与经济、社会、种族或家庭状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他仍然强调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影响。所以,家长要有这种意识,适当地予以干预,取长补短,发挥儿童的优势,弥补不足,科学地施教,在自然与干预之间寻找平衡点. (二)客观对待自己的优缺点,避免“自卑情结”的产生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卑感,自卑是正常的、必须的。

适度自卑感是激励个体超越的动力,去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争取更大的成功。事事都有一个“度”,而如果自卑感愈积愈多,而不能积极地宣泄、释放,就会引发“自卑情结”。过度的自卑就会变成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礁,关键期儿童自然健康的生命航船,就容易触礁。

这需要每一个教育者(家长和教师)正确看待儿童的优缺点,警惕儿童有可能的自卑,在生活学习中积极引导学生,使儿童扬长避短,保持适当自卑感,也就是客观对待自己的不足。作为一种“强化物”,家长和教师的期望与态度对儿童早期成长关系密切,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家长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优缺点,多与儿童沟通,引导儿童正视自己的长与短,并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无完人的事实。

我们要做的是立足于实际,发扬儿童的优势一面,正视并尽量克服其欠缺的一面,促进儿童良好社会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郁积为自卑情结,使儿童拥有活泼开朗、外向的性格和健康体魄。 (三)引导儿童超越自卑,树立良好生活风格每个人在克服自卑,寻求优越感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生活风格和人格:基于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情结源于不良的生活风格,所以家庭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风格:

阿德勒扬弃了弗洛伊德心理学强调的个体过去特殊的经验对近日生活的影响,指出意义并非为环境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于是阿德勒宣称“促使人类行动的动机是个人对未来的期望(虚构),而不仅是他过去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他们却能使人类按照其期待,做出各种行为”。

为此要使儿童超越自卑对其行为方式进行导引,就必须让他们学会在自身外部探求生活目标,在集体中体验到快乐,才有可能避免、克服自卑儿童要超越自我,超越个人的私利,把自我与他人统一起来,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成为一个社会人。 (四)引导学生从自卑走向超越 “失败乃成功之母”:自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于自卑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丧失了对自我的信心与信念。

应对自卑的方式可概括为两种取向,一种是意志消沉掩藏退缩,另一种是克服障碍努力改进,只有后者才能真正摆脱自卑的阴影,从自卑走向成功,实现自卑的超越。自古寒门出贵子,人往往因自卑感产生对优越感的渴望,并为获得优越感而进行奋斗。这种奋斗不仅在个体身上可以见到,整个人类也进行着同样的奋斗。

可以说自卑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进步就是人类对他们的无知感到自卑,从而努力奋斗的结果。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自卑为动力,补偿为方式,超越才是终极的目的。愈来愈多的人认为,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分道扬镳的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其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也颇为深刻、亲切,给教育者一种不同的育人视角。

我们要借鉴其理论的精华,培养儿童良好的自我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地成长。

综观阿德勒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大贡献:

、认为人天生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的行为是受社会驱力所推动的。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更重视“社会兴趣”,他相信社会可助长人格的发展。2、创造的自我这一概念对精神分析而言,是相当新颖的。

3、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动机、特性、兴趣与价值的个人独特之组合;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正代表着他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他的说法减低了弗洛伊德学说“性”在行为动力中的重要性。

4、认定意识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个体,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实现的意义,从而计划并指引个人行为;这与弗洛伊德完全相反。5、修正了弗洛伊德提过的个人对性发展不完全而求其补偿的理论。

因为不健全的器官,总会有从别的方面的特别活动来纠正这种缺陷的趋向。

四、儿童的自卑心理

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

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它便会形成“自卑情结”。

1、生活的意义。

生活意义的理解,存在着正确和错误之分。所有生活中的失败会,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由于他们错误理解生活意义。这种人对他人和社会毫无兴趣,他们的兴趣点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他们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因此,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上,他们不愿用与人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在生活中不能不面临失败。

事实上,这种个人自私的生活意义,恰恰是最没有意义的,同为所谓“意义”,只有在和他人发生关系时才能存在。

人的重要性是依他们对别人生活所作的贡献而定的,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一句话,“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人们对生活意义的错误理解往往起自儿童时期。那些自幼就带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或被忽视的儿童,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兴趣,一味关注的就是自己,他们难以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最容易赋予生活以错误的意义。

因此,要改造他们,应该训练他们培养起与人合作的精神,教导他们以坚定的勇气面对生活。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授课计划。第一讲导论柏拉图的灵感论。第二讲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 异化理论 手机 第三讲全球化理论 含泪活着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非诚勿扰 第五讲精神分析批评 张爱玲 第六讲叙事学 今日说法 第七讲结构主义批评 倩女幽魂 金陵十三钗 第八讲解构主义批评 同上 第九讲后现代主义批评 罗拉快跑 ...

文艺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 归依体验文学语言法则简答题 二 简述高峰体验及其特征1 经验与体验的联系与区别。2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物关系的?4 弗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包含哪些内容?你是怎么理解其内涵与关系的?5 描述艺术活动中的自卑与超越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结业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8级。姓名王文剑。学号 2084050071 时间 2010 12 23 1.弗洛伊德和荣格心理学的异同。弗洛伊德与荣格两个心理学方面的泰斗式人物。弗洛伊德的理论曾给荣格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他在一九一三年以前,一直在大学里讲授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