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形成独立的标志。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教育性、系统性。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
第二章。1、(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的本质区别:人类学习除了要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外,还要在与其他人的将王中掌握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类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接受间接经验为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的进行的;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经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2、加涅的学习分类:按学习水平分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学习、定义概念的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按学习内容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布卢姆的学习分类:按认识领域分只是、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按情感领域学习分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别化的复合与价值;按动作技能领域分整体运动、协调西至动作、非言语交替、言语行为。
奥苏泊尔学习分类:学习的方式的维度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只是的关系分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3、桑代克的学习三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人物,且使新的学习只是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起联系。
5、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刺激和反应联合的总结,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过程,是人对知觉的解释;废除教师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第三章。1、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动力主要功能是:引起行为的激发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学习效率不仅对学习行为起着激发、定向、维持的功能,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学习的结果;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动机越强,学习的积极性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中等强度的动机为动机最佳水平,学习效率最好;动机的最佳水平与学习课程的难易程度有关,难度适中的课题,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3、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4、“普雷马克原理”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比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
第四章。1、知识学习就是新材料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活的意义的过程;追求符号的意义是知识学习的根本标志。
2、知识学习的条件:(1)外部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应具有逻辑意义,它应在人类学习能力范围之内,学习着心理上具有理解它的可能性。
2)内部条件: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适当的观念—由其提供同新知识符号相联系的可能性;学习者还应具有学习的心向。
3、知识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4、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知识学习是技能学习的基础,技能学习是知识学习的应用。
5、产生式系统是人所能执行的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指人脑中贮存的一系列“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
6、接受学习通过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结合学习获得知识的意义。
7、表征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它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时被头脑加工的对象。
第五章。1、(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迁移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迁移的种类:
按迁移的效果分正迁移和负迁移;按迁移发生的方式分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按迁移的方向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2、几种主要的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智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相同元素说,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认为当两种情境中的刺激和反应相似或相同时,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一个情境中相同元素越多,迁移越大;经验泛化说,贾德提出,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认为学习者对情境与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是迁移产生的一个决定因素;认知迁移理论,罗耶提出两个基本假设:人类是以一种系统的存储和提取方式来进行记忆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始终不变的。
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材料间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化水平、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的定势、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分析所讲授内容并进行适当指导、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学会如何学习、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第六章。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所采取的任何活动。
2、迈克尔等人将学习策略划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3、sq3r指概览、提问、阅读、背诵;pq4r指预习、提问、阅读、撒靠、背诵、复习。
4、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拥有的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三类。
第七章。1、(1)灵感是当以全部精神力量解决所思考的问题,而显意识与潜意识经过相互作用与共同努力,已经建构起必要的联系时,犹豫某种情境某种刺激或其他诱因的出现,使联系贯通而突然出现的顿悟现象。
(2)灵感的特征:突发性与基础性的统一;情境性与准备性的统一。
(3)灵感产生的条件:在一个时期里集中精力于一个核心目标;围绕核心目标广泛吸取信息;注意知、情、意的完美结合;善于创造显意识和潜意识协同活动的最佳状态;养成随手记下思维成果的习惯。
第八章。1、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知:
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评价;(2)道德情感:只觉得情感体验,形象的道德、理论道德;(3)道德意志:自觉、坚持、果断、勇敢、自制;(4)道德行为:
道德动机、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
2、品德形成的过程:由外向内转移,依从→认同→信奉。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遗传因素;家庭: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作用;学校: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态度及工作作风的影响、教师期望作用。班集体的作用:班集体的信念作用、班集体情感作用、班集体意志行动作用、班集体行为习惯作用;社会环境。
3、移情是指个体由真实或臆想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他人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能力。
4、从情绪追忆和情绪换位训练学生移情能力。
第九章。1、心理的个别差异是指人们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人,经过后天的活动所逐渐形成的个体心理的差别性。
2、小学生心理差异的研究内容包括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特点的差异、发展倾向的差异。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智力水平的差异、言语差异、学科能力差异。发展特点的差异:
认知特点的差异、认知风格差异、个性差异。发展倾向主要指心理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可能倾向以及心理特点的发展倾向。
3、沉思型小学生倾向于更多的运用意识加工,思维过程更多的是意识监控下一步一步完成的。这样的思维严密、正确率高,但速度慢,对复杂的认知活动进行整体性加工的能力差。冲动型小学生运用无意识加工要多一些,他们思考问题,常将许多思维步骤转由无意识完成、不受意识的监控。
样例学生:是学习者从示例了解一般概念、原理、程序的例子中习得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小学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2分 二。判断改错题 16分 三。简答题 42分 四。论述题 30分 答题要求 1.全部观点论陈述出来。2.用自己的话解答观点 1 2行即可 3.联合实际举例子来说明观点考核知识点。一。名词解释 1.注意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选择。2.记忆 ...
小学教育心理学
一 填空。1 情绪对学习具有的作用。2 布卢姆等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 和 三个领域。3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课堂设计一般有基本的课堂设计 特殊课堂设计和 4 课堂学习管理具有两个基本功能 和 5 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是 其二是。6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二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