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复习大纲

发布 2022-10-17 20:34:28 阅读 2837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动物的心理现象;意识和无意识;行为;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过程。心理结构。

心理的脑机制。

心里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心理与环境。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难以重复和精确分析,观察结果容易各取所需)

心理测验法(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

相关法(相关本身并不能提供因果的信息)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个案法。四、现代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近代哲学思潮:笛卡尔的“唯理论”;霍布斯和洛克的“经验论”

实验生理学:神经系统生理学;感官生理学。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1、构造主义:冯特,主张研究人的意识,还原主义,重视内省。

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知觉的元素)、表象(观念的元素)和情感(情绪的元素)三种元素。

2、机能主义:詹姆士和杜威,主张研究意识流,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3、行为主义:华生,主张“环境决定论”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实验方法,4、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主张研究意识的整体。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重视异常行为和**心理的分析,强调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包括自由联想、倾听和诠释。

六、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1917,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实验室;1920,南京高师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系;汉字心理的研究(艾伟、周先庚),智力测验的研究(陆志韦)

神经系统的进化经历了网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节状神经系统和管状神经系统等。

一、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人脑神经元约一百亿个。神经元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轴突纤维聚集组成神经,神经元聚集组成核团和神经节。

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①为神经元替工支架,帮助其受损的修复②髓鞘绝缘防止神经冲动过分扩散③输送营养,清楚过多的神经递质。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1、电传导静息状态k离子外流,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动作状态na离子内流,膜内正电荷上升。

全或无法则”: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越来越弱。

2、化学传导突触小泡破裂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打开或关闭膜内某些离子通道,改变膜的通透性并且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神经递质可回到到轴突末端,重回神经小泡。

3、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神经系统。

1、外周神经系统。

脊神经 31对。

脑神经 12对。

植物性神经支配胸腹部的脏器和血管的活动,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是h型灰质,外为白质。

脑干包括延脑(支配呼吸排泄吞咽和常委活动)、桥脑和中脑(调节身体姿势和随意动作)

间脑丘脑(视听触味和睡眠觉醒)、下丘脑(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活动)

小脑分左右半球,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与本能活动有关,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丘脑、下丘脑、杏仁核。

3、大脑三大沟裂:**沟、外侧裂、顶枕裂;布鲁德曼皮层分区1909

1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枕叶)、听觉区(颞叶)、和机体感觉区(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式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泽斯正直的)

2 初级运动区。

3 联合区占大脑皮层的4/5左右,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前额联合区。

4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维尔尼克区,听觉性失语症;视觉失语症。

四、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1、定位说特定功能对应特定脑区。

2、整体说拉什里。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各部位几乎已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总体活动原理(大脑以整体发挥作用,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面积大小成反比,与受损部位无关)

3、机能系统学说鲁里亚(俄)

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

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

行为调节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

4、模块说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5、神经网络学说高级复杂认知活动有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

五、内分泌腺。

1、甲状腺促进代谢增进发育,不足则呆小症。

2、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浓度。

3、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体内钠离子和水分的正常含量;肾上腺素,兴奋交感神经。

4、脑垂体主腺体,豌豆大小。

前叶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乳激素。

中叶分泌黑色素细胞扩张素。

后叶分泌血管加压素、子宫收缩素、抗利尿素。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

一、感觉的编码。

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模块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二、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呈反比e=1/r.在不同的条件下,统一感觉的绝对阈限可能不同。

这种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别阈限。韦伯定律k=△i/i,即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对数定律(费希纳),p=klgi,即对刺激量去对数值,那么他和感觉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一条直线(在中等强的的刺激时适用)。

幂定律(斯蒂文斯)p=kin,即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幂成正比例。

信号检测论,人对信号的检测不仅依赖于他的感受性,而且依赖于他所设定的反映标准。

第二节视觉。

可见光的波长:380~780nm

虹膜在角膜后面、晶状体前面,中间有孔叫瞳孔。约翰·多格曼发明新的数学编码方式,利用眼虹膜进行身份识别。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布鲁德曼第17区。

一、 视网膜的构造。

人的视网膜上有1.2亿个视杆细胞和600万视锥细胞,在视网膜的**凹只有视锥细胞,视觉最为敏锐,离开**凹视杆细胞急剧增加。

**凹附近,视网膜上视神经出入眼球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是盲点。

视杆细胞时夜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视锥细胞是昼视器官,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能将光能转化成视觉神经的神经冲动(即神经电信号)的物质叫视觉色素。视杆细胞的视觉色素叫视紫红质,视锥细胞存在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

二、 视觉的基本现象。

明度,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相比,对较短的波长具有最大感受性,视杆细胞的整个曲线向光谱短的一端移动月50nm。因此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这种现象叫做普肯耶现象。

颜色,三个特征: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例如灰色。每种颜色都有另一种颜色与它混合产生白色和灰色,这两种颜色即为互补色。

三、 色觉理论。

三色说,赫尔姆霍茨(第一个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率),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缺陷是不能解释红绿色盲。

对立过程理论,黑林,视网膜存在三对视素:黑-白,红-绿,黄-蓝,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四、 视觉的影响因素。

空间因素:边界突出和马赫带,马赫带是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明亮的光带,在俺去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时间因素:视觉的暗适应和明适应;视觉后象(负后象);闪光融合(随着闪光间歇频率增加,人们将看到稳定的连续光)

第三节听觉。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对应听觉的音调、音响和音色。人耳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20000hz;振幅是对空气形成的压力大小;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

一、 声音的传导途径。

生理性传导,鼓膜机械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震动。

空气传导,鼓膜震动引起中耳室内的空气震动,经正圆窗将声音震动传入内耳。

骨传导,声波从颅骨传入内耳,传导效率差。如呼吸、咀嚼的声音。

二、 音调理论。

频率理论,拉瑟福德,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

共鸣理论(位置理论),赫尔姆霍茨,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行波理论,冯·贝克西,声音传入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震动,随着外来声音频率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部位也不同。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声音引起的基底膜运动。

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三、其他感觉。

**感觉:肤觉(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触压觉,温度觉。

嗅觉,由大量嗅觉感受器分别对不同的嗅觉刺激所处反映,即嗅觉的“锁和钥匙理论”

味觉,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舌尖对甜味敏感,舌中、舌两侧和舌根分别对咸、酸和苦最敏感。

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第四章知觉。

知觉是感官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而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特性是整体性和意义性。

整体优先现象: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一、 经验如何影响知觉。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

种族效应,容易分辨本民族的人脸,而不容易分辨异民族的人脸。

第三节空间知觉。

形状的原始特征分析: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视觉系统对这些特征的监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努力。

一、 图形组织的原则:临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

二、形状识别:物体识别、面孔识别和文字识别等。

三、大小知觉:a=a/d,视网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四、深度和距离知觉。

肌肉线索:晶状体曲度调节,双眼辐合。

单眼线索: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空气透视(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相对高度(相对位置较高的显得远),纹理梯度(结构级差),运动时差与运动透视(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物体移动的满,方向相同)

双眼线索:双眼相隔65nm,双眼视差范围可达1300米。

第四章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普通心理学复习大纲

普通心理学 复习指南。课程描述及学习目的。普通心理学是一门讲述心理活动最普遍 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咨询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我们能够更科学的描述求助者自身的人格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扰,能够从整体上对求助者的情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第 1 节 绪论。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教...

普通心理学 大纲

普通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个案法 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个案法是对一个人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能否加以扩展,应该慎重分析。2 实验法 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

普通心理学大纲

课程编号 y0131006 psychology 学分 3 学时 40 性质 学科基础 实验 8 一 授课对象。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二 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 发展趋势 理论体系 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